《題許宣平庵壁
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
煙嶺迷高跡,云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瑟,倚杖空躊躇。
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余。
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
煙嶺迷高跡,云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瑟,倚杖空躊躇。
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余。
我吟誦著在傳舍所作的詩篇,前來尋訪許宣平這位真人的居所。煙霧繚繞的山嶺讓他的蹤跡難以尋覓,云霧籠罩的樹林好似與天空相隔。窺視庭院,只見一片蕭瑟,我拄著拐杖,空自徘徊猶豫。他或許像化身為遼天的仙鶴,歸來時已過了千年。
傳舍:古時供行人休息住宿的處所。
真人: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這里指許宣平。
太虛:天空。
應化遼天鶴:用丁令威化鶴歸鄉的典故,傳說丁令威學道成仙,化鶴歸遼東。
許宣平是唐代著名道士,隱居深山。詩人慕名前來尋訪,卻未得見,于是題寫此詩于其庵壁。具體創作時間和當時社會環境對本詩創作影響不大,主要體現詩人對許宣平的傾慕及尋訪不遇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尋訪許宣平不遇,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唐代文人對道家隱士的向往,豐富了唐代詩歌的題材內容。
羅羅松檜色,夫子踞長春。封地仍邾舊,流風與魯鄰。道閑憂復作,機斷報如新。四十來游者,依然愿學身。
萬古乾坤此道存,前無端緒后無垠。手操北斗調元氣,散作桑麻雨露恩。
閩藩杰構入青云,簫鼓聲高萬壑聞。甌粵誰存封建業?唐虞真是圣明君。蓬萊瑞氣皇居正,太液恩波御席分。身遠祇懷歸委佩,絲綸閣近最繽紛。
歲又侵尋臘。故依然、寒盤佐酒,酒馀看匣。匣里長鳴如虎吼,了了冬陰誰答?但古木、枝風雜遝。浩覺猶龍卒不許,撫年前鐵鑄颼颼鍤。莫去看,暮云合。來春消息先尋鴨。鴨不言、與鷗之海,俱稱堪狎。最是無因身尚在,瘦盡嶙峋雙胛。問肖子、貌其颯颯?故里青山長嫵媚,漫欣欣便指桃堪掐。春到也,門須閤。
使者持符下,風塵叱馭前。諸侯城赤狄,列嶂黨青天。牟麥祈年畤,芙蓉避暑筵。相逢多愛客,共賦遠游篇。
深叢一角避山旁,長夏炎炎沸似湯。君看蓮花扶水睡,不和世界共溫涼。
行役日復日,奈何歧路長。春泥滑馬足,芳草斷人腸。日落野煙合,花開村店香。吳姬似相識,招客酒壚傍。
馬踏新松影,衣沾秀麥寒。藤花綴纓珞,竹筍透瑯玕。詩向閑中得,心因靜處寬。一聲幽鳥囀,深在翠林端。野蔓侵沙徑,山泉渡石梁。樹頭蠶葚熟,籬下雀梅香。人與春光老,閒隨日影長。撚須吟不就,窮殺孟襄陽。
山圍面面曉光深,靜碧樓臺俯百尋。欸乃一聲泛淪漪,小舟宛宛出橋陰。
白發蕭騷日夜生,玄云消盡雪霜明。新栽花木可憐長,舊著衣裳不忍更。
初日上茅檐,江邊有畫船。八哥莫饒舌,有詔許歸眠。
黃金臺下路,曾是舊都城。此去壯游樂,能忘遠別情。壚姬留客醉,商犬護車行。登覽詩千首,多應吊古成。
毿毿煙柳誰家樹,拍拍西湖盡日風。和靖宅邊山雨急,蘇公堤下藕花紅。
孔璋揮翰檄曹公,烈日秋霜格力雄。白發云孫千載后,新詩尚可愈頭風。
漢闕朝回地,蓬山雪霽天。鳳瞻云外輦,雷想殿前鞭。綠漾銅池水,青浮綺陌煙。太平公等在,未可讓前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