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
嘆息和州事,腥膻未易除。
驚濤飲胡馬,壯士葬江魚。
列戍俱奔命,斯民不奠居。
元戎猶擁鉞,資斧定何如。
嘆息和州事,腥膻未易除。
驚濤飲胡馬,壯士葬江魚。
列戍俱奔命,斯民不奠居。
元戎猶擁鉞,資斧定何如。
我為和州的狀況而嘆息,敵寇的腥膻之氣還難以消除。驚濤中胡人的戰馬在飲水,壯士們葬身江魚腹中。各個戍所的士兵都疲于奔命,百姓也無法安居。主帥仍然手握兵權,不知他將如何用兵殺敵。
和州:地名。
腥膻:代指入侵的敵人。
列戍:各個戍所。
奠居:安居。
元戎:主帥。
擁鉞:手握兵權。
資斧:原指利斧,后引申為用兵。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和州遭受外敵侵擾,戰事吃緊。詩人目睹和州的混亂局面,有感于士兵的艱辛、百姓的苦難以及軍事指揮的情況,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和州在戰爭中的困境,突出特點是情感強烈、現實針對性強。它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以詩歌反映時代問題的創作態度。
故國日已久,朝暮但神游。誰謂相去遠,夙昔隘九州。此計一云失,坐見歲月流。歲月未足惜,恐遂忘首丘。在昔七人者,抱節去衰周。不遇魯中叟,履跡將安求。
珊瑚樹倚碧瑯玕,曾入西清畫里看。今日五云仙閣遠,夢回煙雨楚江寒。
雙鶴沖天去不回,五云繚繞散花臺。山中若見皇初起,為問留侯幾度來。
昨日滿頭花,堂上爭春妍。今朝大風起,花落玉津園。舊地易淮陜,取馘諧戎門。可憐于期首,不謝永州魂。
都門幾度見秋風,楓柘連山樹樹紅。江海此時回首望,黃花滿地酒尊空。
大洋萬里無拳石,卻見群山亙海中。忽然石壁開雙峽,坐覺樓船聳半空。島以戶寬延滿月,潮緣口窄弄驚風。誰能一矢穿蛟窟,秪憶樅陽漢武雄。
一番凄雨共天浮。燕子舊磯頭。散發試悲秋。千萬丈、無端是愁。我心如水,我歌如月,我夢一沙鷗。怕續故山游。人道是、云封霧稠。
誰為傳花信,新亭破睡風。春回芳意早,客到賞心同。酒盞搖江綠,詩箋照坐紅。無由接歡宴,危坐正書空。
五斗勞勞競折腰,叢林瘴霧隱狼梟。青春倜儻劉琨舞,意氣澎渀伍子潮。北海寧無巨鯤化,東君且作病梅療。篁根犢角穿巖出,叫雨籜龍沖九霄。
遺物猶存不忍提,骨灰何日返汾西。天長地久無窮恨,化作春風杜宇啼。
熊膽平生苦,魚軒晚歲榮。芝蘭今柱史,苗裔古玄英。寒食花爭泣,元宵燭半明。從今好時節,萱砌罷君羹。
雖然城市具仙胎,鶴骨臞清遠俗埃。大藥駐顏無小算,千年成實盡多枚。絳衣舞罷誇龍種,丹詔銜來停鳳臺。遨隱金門奚不可,還期方寸起蓬萊。
焦枯久渴云霓望,一雨如膏尚及秋。臥聽歡聲動比屋,起看生意滿平疇。至誠真應桑林禱,衰病全忘杞國憂。更愿皇天均霈澤,直從瀕海到神州。
窮年百憂集,起坐不遑安。仰事既有愧,俯育亦靦顏。北風欺破屋,敝裘詎禁寒。挑燈理遺編,地爐燃草菅。賢哲坐困阨,榮辱何能干。鄙夫利誇捷,涉世如轉丸。吾獨拙且迂,揮解強為歡。
龍灣城,壯如鐵。城下是長江,城頭有明月。月色照人心不移,江水長流無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