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
懸磴跨幽崖,奔流漱深壑。
宛然臥蒼龍,天巧謝鐫鑿。
萬木森前山,笙竽真籟作。
長嘯斥猩猱,來巢怖烏鵲。
莓苔助危梁,下瞰心膽落。
橫前限翠屏,峭壁旁如削。
于此判塵凡,只尺遂綿邈。
飛錫躡空虛,樓臺變林薄。
寶輝覿華燈,金翰過神雀。
二年佐銅虎,渠能解羈絡。
來烹紫云腴,寒甌散葩萼。
奇事訂前聞,詩成識層閣。
懸磴跨幽崖,奔流漱深壑。
宛然臥蒼龍,天巧謝鐫鑿。
萬木森前山,笙竽真籟作。
長嘯斥猩猱,來巢怖烏鵲。
莓苔助危梁,下瞰心膽落。
橫前限翠屏,峭壁旁如削。
于此判塵凡,只尺遂綿邈。
飛錫躡空虛,樓臺變林薄。
寶輝覿華燈,金翰過神雀。
二年佐銅虎,渠能解羈絡。
來烹紫云腴,寒甌散葩萼。
奇事訂前聞,詩成識層閣。
高懸的石磴橫跨幽靜的山崖,奔騰的流水沖刷著深深的溝壑。石橋宛如臥著的蒼龍,這天然的巧妙無需人工雕琢。前山樹木繁茂,風聲如笙竽奏響天籟之音。我長嘯一聲呵斥猩猱,嚇得烏鵲不敢來筑巢。莓苔依附在危險的石橋上,向下俯瞰讓人膽戰心驚。眼前橫著翠綠如屏的山巒,峭壁就像被刀削過一樣。在這里能區分塵世與仙境,咫尺之間仿佛相隔遙遠。高僧如飛錫般踏虛而來,樓臺在樹林中若隱若現。能看到華燈閃耀的光輝,有神雀般的金翰飛過。我輔佐地方長官兩年,怎能解開這羈絆。來煮飲如紫云般的好茶,清冷的茶甌中茶沫如花朵散開。用奇事印證從前聽聞,寫成這首詩來銘記這層閣。
懸磴:高懸的石臺階。
漱:沖刷。
鐫鑿:雕刻。
笙竽:兩種樂器,這里形容風聲。
猩猱:猿猴。
莓苔:青苔。
危梁:危險的石橋。
翠屏:翠綠如屏的山巒。
判:區分。
綿邈:遙遠。
飛錫:僧人手持錫杖飛行,這里指高僧。
林薄:草木叢生的地方。
覿:見。
金翰:指神鳥。
佐銅虎:輔佐地方長官,銅虎指銅虎符,借指地方官。
羈絡:羈絆。
紫云腴:好茶。
葩萼:花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二年佐銅虎”可知,詩人當時已輔佐地方長官兩年,可能在任職期間游覽石橋,被眼前的美景和奇特之事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此時詩人或許在官場中感到些許束縛,渴望在自然中尋求解脫。
這首詩描繪了石橋及其周邊的壯麗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主旨在于借景抒情,表達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奇幻,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寫景和抒情技巧。
蘭谷居蘭陽,高臥古槐堂。
堂中午夢醒,蟻視侯與王。
種槐槐成樾,培根根固結。
花葉蕩清風,吹香香不絕。
上有鸞凰雛,棲托長自娛。
文彩華且豐,口銜瑞國圖。
振翮辭故巢,高飛來上都。
上都羅俊彥,君子將豹變。
枉駕戾蓬蒿,遂此平生愿。
無塵玉宇纖云碧。排鵲駕、剛逢七夕。天風吹下佩環聲,恰好近、銀河咫尺。
人間兩地幽懷隔。盼及第、金鑾對策。深宵有夢到西清,似相識、軟紅巷陌。
江淮轉疾名奇虐,厄我良朋涕泗淫。
齒劍不回司馬節,靡笄雖烈女郎心。
之推抱樹疑誰懟,正則懷沙遽自沈。
欲起冤魂從辨難,那堪啼血屬鵑音。
行過青山復璨山,幾層云磴幾松關。中巖泉落龍猶臥,上界壇高鶴未還。十月風清雙篴遠,五湖波闊一舟閒。憑君著我題名處,應在丹崖萬仞間。
幾年高興擬登臺,此日肩輿偶上來。畫里水曾誇震澤,望中山欲問蓬萊。風神似與仙靈遇,蹤跡從教野老猜。日暮不須催返棹,東方明月正徘徊。
閒飏粉絲荷葦外,
數聲惟欠叫秋陰。
虛堂隱幾時懸看,
增得滄洲趣更深。
樓下遺蹤宛可尋,尚須賓從一來臨。三峰嵂崒渾依舊,雙闕岧峣復見今。麻麥向來迷綠野,簪纓久矣負儒林。使君不惜褰帷問,慰我邦人望望心。
杰閣危欄不許尋,境環千里望中臨。古桃風物寧非舊,甲子規模乃到今。堪笑折腰趨府事,何如長嘯入山林。故園猿鶴休驚怨,出岫孤云豈有心。
趙宋遺民,江湖寄客,灌莽荒墩一個。念半世、青衫紅淚,哭不了、中原天墮。到如今、白骨空山,風云護、未許短犁耕破。嘆青史遺文,多年讀遍,此日墓門親過。
一盞椒漿澆道左。問浩氣雄才,銷沉何所。平吳志、功名未展;訪戴夢、煙波長鎖。剩斜陽、三尺荒碑,惹千載騷人,停鞭駐舸。也還勝蘭亭,水聲咽處,寂寞冬青花朵。
經幄初回勸講晨,崇桃灼灼更邀賓。
抽毫署里開文苑,擊筑尊前傍酒人。
花綬半垂宮錦爛,茜袍偏遇賜緋新。
偶隨方朔金門下,那得漁船去問津。
江上西風動客旌,故人相對眼俱青。一杯贈別休辭醉,世路于今畏獨醒。
望中秋色滿吳鄉,君去燕云路渺茫。別后倘承宣室問,好將民困達君王。
雨過江城白苧秋,行看仙客赴瀛洲。平津延納君侯事,不似相如已倦游。
短書才入手,百戰況驚心。
色養知親老,形勞愧爾任。
園蕪人跡罕,春樹鳥啼深。
獨有重幃夢,前綏倘見尋。
聞君種竹深成林,深深數畝長陰陰。
書堂百尺隱寒翠,閉戶讀書不知歲。
書聲出竹何瑯瑯,風露飄瀟秋夜涼。
詩成會應鬼神泣,落筆便覺蛟龍翔。
君家累世擁旄纛,君乃讀書知不足。
青云萬里已致身,白駒胡為在空谷。
他時衣紫佩黃金,莫負歲寒冰雪心。
弱冠懷微尚,復與世相逐。
違志茲二紀,謝病返初服。
尋異淹晨昏,賞心窮水陸。
層巖備登頓,平林恣遠矚。
陽葩相映蔚,幽草亦芬馥。
微雨過春江,蒲稗生新綠。
水流慮自澹,山深人絕俗。
行從太公任,朅伐謝林木。
泣扶帝足拜東宮,文武同心部論公。
邊爨不開傳國璽,禪儀竟冒奪門功。
禳災九事言之盡,起復三辭制不終。
蜚語滿空危已甚,特煩衛士宿家中。
斲石自何許,枕之懷赤城。
空廬復蕙帳,旦暮白云生。
曉色微茫渡水濱,
濕云乍斂靜無塵。
平疇雨足秋風爽,
蕎麥花開白似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