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 參云亭
元公來把麾,與民脫水戹。
當時游息地,危亭冠州宅。
梁棟宿寒云,去天才一握。
尚余手種木,甘棠思邵伯。
元公來把麾,與民脫水戹。
當時游息地,危亭冠州宅。
梁棟宿寒云,去天才一握。
尚余手種木,甘棠思邵伯。
元公前來此地執政,讓百姓擺脫了水患災難。當年他游玩休息的地方,有一座高高的亭子矗立在州府宅第之上。亭的梁棟仿佛與寒云相伴,似乎伸手就能觸摸到天空。如今還留存著他親手種下的樹木,人們就像思念邵伯那樣懷念著他。
把麾:指官員執政。
水戹(è):水患。戹,同“厄”。
冠:居于首位,這里指亭子高聳在州宅之上。
宿:這里有相伴、停留之意。
甘棠思邵伯:西周的召(shào)伯曾在甘棠樹下辦公,后人懷念他的德政,不忍砍伐此樹。這里用此典故表達對元公的懷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當時元公曾在此地為官,為百姓解決了水患問題,深受百姓愛戴。詩人游覽參云亭,看到元公留下的遺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元公的德政,通過對參云亭及周邊景物的描寫,以及用典等手法,突出元公的功績和人們對他的懷念。在文學上以質樸的語言展現了對賢官的歌頌,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解組歸來賦遂初,
素心相共是樵漁。
長松伴我千年活,
著就乾坤不老書。
大鄣山前黃葉稀,
游人江北行將歸。
相思千里蕪城月,
鴻雁翩翩何處飛。
梨棗熟時須一雨,
江南底忽類中州。
南人不識北人事,
懔懔已懷禾黑憂。
小軒無事日初長。閑吟帶草生香。榴花簇簇映斜陽。半吐紅妝。
月色暗侵簾幕,風來宛似瀟湘。流螢輕透點羅裳。無限凄涼。
片帆輕飏晚風前,秋水微茫遠接天。
十里敗荷初過雨,一堤衰柳尚含煙。
沽來濁酒能盈缶,買得鮮鱗喜就船。
醉后卻思秦國士,還從漁父說當年。
聞名不如見面,
見面不如聞名。
雖然救得鼻孔,
爭奈瞎卻眼睛。
酒興詩狂似蝶蜂,終朝上下逐東風。
梁間燕共何人語,庭下花無百日紅。
從前常怪復然灰,入手清詩且剪裁。擬待高樓同問月,一關新禁莫能來。
有懷佳伴每忻然,歲晚相看不待言。應笑老身山澗曲,年年炙背只晴暄。
霜月寒沖瓦,松風夜入爐。
麗歌飛楚雪,方語雜吳都。
閤里藏幽鳥,花間命女雛。
一窗云氣冷,白水對清酤。
角杯椰子釀,沈水博山爐。
酒至申三令,詩成償五都。
茶花披冷艷,筍竹放冬雛。
痛飲何妨夜,西鄰有濁酤。
家住羅山第幾曲,幾株叢桂幾竿竹。
青簾競沽游客酒,碧田多種鄰翁粟。
日暮鄰家糴新米,拾得生柴煮淡粥。
炊煙未熟客忽來,挑鐙共展奇書讀。
禮稱親未葬,
喪服不除焉。
食麥斷鹽味,
悲哉四十年。
幾日不聞戰訊,此心長覺懸懸。聽風聽雨總難眠。何況秋聲一片。
昨夜夢游東海,依稀又到幽燕。填然鼓作勇而前。掃敵乃如掣電。
瑤花不但遍燕山,幽地虛池總一般。
只恐春風吹得急,徘徊再賞片時間。
同云知不再凄凄,當午陽暉照故遲。
賞汝笑無春腳味,興來但有感懷詩。
小心翼翼,在圣猶稱。
夢夢季女,實懼難能。
何事可怠,何言可輕。
何微可忽,何細可勝。
人多善始,無替在恒。
如履虎尾,如履春冰。
貴賤交情異,君今已宦游。
霜蹄千里去,雪鬢一身留。
濁酒傾連雨,疏鐘聽欲秋。
文章思報國,應不負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