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三十首 其一○
佛法無多子,久長難得人。
念念堅不退,堪作了事身。
不渭心外覓,堂堂本法靈。
十方佛共證,更不費精神。
普庵如是道,何患不圓成。
佛法無多子,久長難得人。
念念堅不退,堪作了事身。
不渭心外覓,堂堂本法靈。
十方佛共證,更不費精神。
普庵如是道,何患不圓成。
佛法其實沒太多奧秘,長久堅持修行難遇合適之人。若能每一念都堅定不退轉(zhuǎn),便足以成就解脫之身。不要到心外去尋覓佛法,自身本具的法性光明磊落。十方諸佛都可共同印證,無需再白費精神。普庵這樣宣講佛法,何必擔憂不能圓滿成就。
無多子:沒多少,沒什么奧秘。
了事身:指解脫生死、成就佛道之身。
堂堂:形容光明磊落。
本法靈:指人自身本具的法性靈明。
普庵:南宋臨濟宗高僧,此偈可能為普庵所作或與他相關(guān)。
普庵生活在南宋時期,當時佛教發(fā)展較為興盛,但修行者眾多,能真正堅定信念、深入體悟佛法者較少。普庵可能有感于此,通過這首偈頌來為修行者指明方向,鼓勵他們堅定修行,回歸內(nèi)心去體悟佛法。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強調(diào)修行佛法要堅定信念、回歸內(nèi)心。其特點是語言直白、義理深刻,以簡潔的文字傳達了重要的修行理念。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為修行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具有一定的勸誡和啟示作用。
瑤階月色晃疏欞。銀燭秋光冷畫屏。消遣此時此夜景。步閒庭。苔浸淩波羅襪冷。
燕山三月楊柳新,別酒一杯送故人。故人仗劍意慷慨,仰天大笑辭平津。我唱驪駒君駐馬,送君半是窮交者。暮角凄涼起驛樓,春云慘淡生原野。酒闌歌罷馬頻嘶,千里征途望霅溪。獨有王孫歸未得,天涯空嘆草萋萋。
玉壘浮云尚慘然,興亡自古總由天。渭川星殞嗟何早,卻遣譙周七十年。
西蜀名花別樣芳,玉環(huán)睡起試新妝。化工還有無情處,祇與胭脂不與香。
達幻方能應物,忘心乃可循門。在昔我嘗用此,而今持以贈君。
君子之于學,沒身而后已。茍未至隕越,敢不湛攸止。
峰攢錦石當軒秀,霧隱晴花拂檻高。鼓角聲中催送酒,松杉影里借揮毫。
五雜俎,卯歷酉。往復還,耦盡掊。不得已,樓火起。
春風趙國臺荒,月明幾照苕華夢。縱亡橫破,西山留在,翠鬟煙擁。劍履三千,平原池館,誰家耕壟。甚千年事往,野花雙塔,依然是,騷人詠。還憶張陳繼起,信侯王、本來無種。乾坤萬里,中原自古,幾多麟鳳。一寸囊錐,初無語穎,也沾時用。對殘釭影淡,黃粱飯了,聽征車動。
留題高閣四周星,詩味那能敵韭萍。驅(qū)我不情塵滾滾,向人無恙柳青青。彈棋敗卻心仍喜,讀易精來體自醒。夜倚船窗憶故友,不知風雨透虛欞。
小園開處弟迎兄,兄未歸來弟早營。堪入畫圖傳洛社,不須風雨賦彭城。江鴻海雁冥冥色,棣萼荊花宛宛情。一出偶令成白首,始憐身外是虛名。
韶光堪一笑,彈指忽成翁。老退閒都有,幽居感不同。格因孤拔瘦,韻到自然工。詩外無多慮,任翻青白瞳。
云鬢登堂老,論文四十年。憶曾同宿處,說到未生前。精妙無雙手,賡酬共幾編。耽禪生笑我,去作海山仙。
十年三上長安道,闕下獻書俱不報。拂袖還山別故人,風塵滿目傷懷抱。長安裘馬多輕肥,先達何人憐布衣。惟君慷慨念貧賤,交情如此今人稀。凄涼舊事那堪數(shù),半榻孤燈寒夜雨。載酒曾同醉錦溪,看山猶記眠芳墅。轉(zhuǎn)盼光陰十載馀,憐余蹤跡仍樵漁。空文何以干明主,儒術(shù)由來生計疏。余也今年三十幾,依然落魄歸田里。白首何妨老故園,紅塵從此辭燕市。拔劍哀歌日易昏,垂楊未折已銷魂。人生離別足感嘆,窮達悠悠何必論。
江南堤柳拂人頭,三月吹花特地愁。卻憶舊時狂李白,題詩曾遍酒家樓。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