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賦江南寄梅花詩
蔚宗居垅首,陸凱在江南。
手折梅花寄,人逢驛使堪。
吳都尋半吐,楚岸摘新含。
雪里開才一,樓頭弄未三。
情深殊折柳,意重勝題柑。
溪上千株玉,歸歟待自探。
蔚宗居垅首,陸凱在江南。
手折梅花寄,人逢驛使堪。
吳都尋半吐,楚岸摘新含。
雪里開才一,樓頭弄未三。
情深殊折柳,意重勝題柑。
溪上千株玉,歸歟待自探。
范蔚宗住在垅首,陸凱身處江南。陸凱親手折下梅花相寄,恰逢能托付驛使。在吳都尋找半開的梅花,于楚岸采摘初含蕊的花朵。雪地里才開了一朵,樓頭吹奏《梅花落》還未到三遍。這份情誼比折柳送別更深厚,心意比重題柑還要重。溪流邊千株梅花開得似玉般潔白,還是等我回去親自探尋。
蔚宗:范曄,字蔚宗。垅首:地名。
陸凱:南朝宋時人,曾折梅寄贈范曄。
驛使:傳遞公文的使者。
吳都:指今江蘇蘇州一帶。
楚岸:楚地的江岸。
弄:吹奏,此處指吹奏《梅花落》曲。
折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題柑:不詳,可能是一種表達情誼的方式。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可能受陸凱折梅寄范曄故事影響,詩人借此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深情,也體現(xiàn)出對江南梅花景色的喜愛。
這首詩以陸凱寄梅的典故為基礎,通過描寫梅花的狀態(tài)和送花的情誼,展現(xiàn)友情之深。語言清新,富有畫面感,在借物抒情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
臨別情多緒,送歸涕如霰。君望長安城,予悲獨不見。爾來同去國,予歸方異縣。懷別心獨憂,手淚方濺濺。
竹里涓涓雨未晴,日高窗牖受虛明。數(shù)家燕雀青雛出,是處園林綠顆成。貧覺酒杯真有味,病思丘壑豈無情。東山舊隱許相過,他日秋原看耦耕。
紫陌條風遠,朱門淑氣新。流年堪撫景,結騎好乘春。紅染桃初遍,青垂柳欲勻。馀寒欣漸散,魚鳥總相親。
何妨相見。坐久香生臉。可奈波嬌春玉暖。舊夢伶俜天遠。年華燕子裙腰。忘情那覺無寥。一霎花飛草綠,江南楚些難招。
四十五年同看榜,榜中今尚幾人存。紛紛塵世誰青眼,望望名山只白云。黃綺清高輕祿位,朱陳婚娶有兒孫。老來相訪非無意,信宿如何又送君。
靈雪羞常態(tài),翻奇得品題。千絲罥數(shù)蝶,萬絮逗粗黎。錯落真成剪,勻飛反厭齊。一生祇一見,天巧絕風姨。
一入金門便隱淪,曲江回首見垂綸。滄桑閱盡人間世,歲月銷磨物外春。丹訣有靈龍蛻骨,碧天無際鶴翻身。浮生日促仍多病,擬拾遺薪逐后塵。
諷諫詩無敵,西京一少翁。連枝黃閣上,隔坐御屏中。出作乘槎使,行高府海功。緇衣能好我,雅有古人風。
回首羊腸謝險途,歸來還自舊陳湖。他年故有尋僧興,何處青山酒一壺。
素梅有意為誰香,故出宮墻作淡妝。昨夜夢魂清入骨,覺來斜月到椒房。
幼時種木巳巢鳶,猶向花前作酒顛。郭外青山招曉出,圃中明月照春眠。世無蘇黃六七子,天斷文章三十年。今日逢君如舊識,醉持杯杓望青天。
虛窗無縫。斜月光翻棟。斂淚凝歌懷自動。可是夢醒還夢。冥茫一片非煙。眼中猶認山川。石老波荒何事,人間容易三年。
故嶺重經(jīng)楓葉凋,族懷肅索伴歸樵。冰霜在道無千里,肌骨侵寒已半消。石面亂云隨馬度,樹頭殘雨逐人飄。翻思前夜溪亭別,窈窕清商酒一瓢。
紅蕖冒綠水,秀色相凌亂。漁人刺艇來,恐斸荷根斷。
舊約經(jīng)年意未平,溯洄猶自系離情。更誰天外傳消息,悶倚吳鉤愧請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