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其三
瑤華脈脈殿春殘,姑射仙人畫里看。月下敢矜容似玉,年來真有臭如蘭。
瑤華脈脈殿春殘,姑射仙人畫里看。月下敢矜容似玉,年來真有臭如蘭。
野人復何知,自謂山澤好。
來裨奉常議,識笳鼓羽葆。
誰憐老垂垂,卻入閙浩浩。
營巢猶是寓,學圃何不早。
淮桂手所植,漢甕躬自抱。
花開不忍出,花落不忍掃。
佳客夜深來,清尊月中倒。
一禪兩居士,更約踐幽討。
客從湘中來,問我手中松。
當時一寸根,翥霄作鸞龍。
子可??我鼎,肪可澤我容。
松今已如此,而況種樹翁。
寄聲十八丈,法當理歸筇。
亳州仙檜聃翁玩,西湖老檜陳朝余。區區草木定何意,多生要傍齋房居。
吾行東廣足已劬,兩年才到安期蒲。菩提葉老還書蠹,波羅子重空懸壺。
地荒了不快人意,照耀南海何能無。邇來劃見張公子,火云肉山煉心水。
搜奇訪古偶及之,破笑勞君相指似。門前罄折得堵宮,諸天龍神俱儼容。
左呵右禁防所奪,上帝遺我駟玉龍。問從張公得明證,指畫檜身分四印。
嗟哉此老亦不逢,生世適當唐晚閏。天回地轉逢今茲,霸戰王爭了不知。
試看左紐足奇怪,虎脛骨貫龍鱗皮。霜枝雪干如相偶,老大商山余四叟。
年深幾慣雷霆爭,夜定一從牛兕走。道形天貌吾何心,晚歲聊依清磬音。
忽然空中聞款綮,指李丈人勤遠臨。更傳坡仙曾設供,甘露綴枝如潑汞。
桃源事托五柳翁,后世請將吾語用。
老馬知涂益可羞,寒燈冷硯照窮愁。
著書不望從兒讀,歸舍何當與婦謀。
赤腳踏鯤真浪許,短衣射虎恐長休。
何人得似襄陽守,乞我苕湖十頃秋。
清明恰值雨晴時,賸喜鄰僧福有詩。
十里懶尋沽酒旆,一編深下讀書帷。
放懷是處青春好,無事于中白日遲。
況是精藍去家近,興來何惜瘦藤支。
孰驅我去,孰驅我歸。
息蔭喬木,清風吹衣。
火日炎空,聊此徘徊。
夷險自若,怨尤誰哉。
世間萬事,付酒一杯。
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里。
孰知我輩人,屐去登山齒。
千峰據其高,一覽無余美。
小溪山下來,青煙林末起。
俯瞰阛阓居,總在塵埃底。
灑樽遽移下,詩興良未已。
因念讀書人,故事為重紀。
桑田鑒一奪,周官寒如灰。賜玨先淪奔,乃自垂棘胎。
劫火到咸陽,六國無珍材。空余虢山在,蚌水相縈回。
古潭月荒涼,孤光翳復開。六丁所邀留,珪魄幻紫瑰。
閟藏三千年,掘獄無張雷。君先世閩南,家枕鳳咮堆。
夜光有感觸,渠伊入剸裁。向來匪石心,不轉誤國魁。
皦如照萬世,是君以聞來。遠孫極風流,乞語谫余哀。
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懷。石汝亦不遇,無兩歐蘇梅。
聽取閩山父老謠,屢曾游戲試牛刀。
雙鳧澤國翩翩去,一鶚秋風漸漸高。
書至未忘千樹橘,政成須種滿城桃。
早歸宣室膺前席,莫漫江頭賦廣騷。
儒黨凋零類月殘,興言及此最情關。
杯觴固可隨宜醉,主宰何嘗有暫閑。
行健要將干作馬,登高須識艮為山。
莫教盡日勞舟楫,只在當初相見灣。
落日維舟處,沙頭望眼平。
牛羊分隴下,燈火隔林明。
人散村墟靜,溪寒風浪生。
漁翁醉眠穩,小艇任斜橫。
亂石排天倚嵐壁,苔痕不犯松喬跡。
上通群帝集臺斗,下鑿十洲通碣石。
樹呼清風雜今古,山遺宿潤從開辟。
丹翁曾同玉女醉,樵者亦見仙人弈。
云飛磴道晴掩冉,露濕衣裳香滴瀝。
洞中靈君來不來,鶴歸沖落桃花碧。
悠然君之見,不與凡見同。
正似東籬下,山忽在眼中。
誰昔夜登閣,歌罷飲亦終。
恍若有真契,可知不可窮。
一氣同流舉切身,胡然于此限比鄰。
直須靜處工夫到,便覺閑中意思真。
心遠獨游千載上,客來共醉一樽醇。
寓形宇內皆生意,何但名園草木春。
勝賞多從暇日違,眼中朋友欲星稀。
退休不復思三顧,能賦猶堪廣七依。
游鹿臺前空逝水,棲烏曲里只斜暉。
書生懷古真癡絕,看盡閑云入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