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凌虛閣對雪寄解唐卿
璚滴琳華一夜凝,凌虛雕檻曉來憑。
眼觀銀色三千界,身到瑤臺十二層。
玉灑砌塵供庾斛,粉融檐水妒房陵。
化人宮好分明在,恨不同君把袂登。
璚滴琳華一夜凝,凌虛雕檻曉來憑。
眼觀銀色三千界,身到瑤臺十二層。
玉灑砌塵供庾斛,粉融檐水妒房陵。
化人宮好分明在,恨不同君把袂登。
一夜之間,雪花如美玉瓊屑凝結。清晨我憑靠在凌虛閣的雕花欄桿上。放眼望去,整個世界都成了銀色。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瑤臺的十二層之上。雪花像玉一樣灑落在臺階上,堆積得如庾斛般多;屋檐上融化的雪水,讓我想起房陵的美景。那如仙境般的化人宮明明就在眼前,只遺憾不能和你攜手一同登臨。
璚滴琳華:指雪花,璚、琳都是美玉,這里形容雪的晶瑩。
雕檻:雕花的欄桿。
三千界:佛教用語,指整個世界。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庾斛:庾是露天的谷倉,斛是量器,這里形容雪堆積得多。
房陵:地名,這里可能是借指雪景優美之地。
化人宮:傳說中能變化出各種景象的宮殿,這里形容開元寺凌虛閣雪景如仙境。
把袂:攜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開元寺下雪時,詩人登上凌虛閣欣賞雪景,因美景觸發思念友人之情而創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欣賞自然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雪景并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雪景描寫生動,意境奇幻,語言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友情的感悟。
人生苦乖違,無論兄及弟。
當此嚴風晨,胡然生遠思。
輶車送城闉,執手嘆迢遞。
借問嘆者誰,齊國有二士。
一士良易知,易知獲難棄。
譬彼雙靈鳥,奇毛各有異。
一飛耀天衢,一養凌霄翅。
會短苦別長,何由判衣袂。
噭噭鴻雁音,聆之不能睇。
我為語阿伯,神物終當媲。
愿仲奮來儀,雙鳴無終離。
野水寒煙洗岸沙,
蕭蕭風葦凈霜華。
無人獨立飛來鷺,
冷落心情一倍加。
張罾不得魚,
不櫓罾空歸。
君非鸕鶿鳥,
底為守空池。
太守能青眼,南州獨感恩。
禮賢推仲舉,雅量勝平原。
枕簟清無夢,風霜夜自溫。
豫章傳軼事,始覺布衣尊。
歸心日日數郵程,
楚水吳山次第迎。
安樂有窩時有限,
只憐無計荅升平。
十年曾憶紫芝眉,雪夜山陰棹故移。
麈尾乍聆杯底語,虎頭猶想畫中詩。
花洲露冷江如練,龍社秋深柳尚絲。
翻笑逢君如夢寐,祇贏今日寄相思。
桂影滿空庭。秋更廿五聲。一聲聲、都是消凝。新雁舊蛩相應和。禁不過、冷清清。
酒與夢俱醒。病因愁做成。展紅綃、猶有馀馨。暗想芙蓉城下路,花可可、霧冥冥。
開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送新愁、千里孤鴻。搖落江蘺多少恨,吟不盡、楚云峰。
往事夕陽紅。故人江水東。翠衾寒、幾夜霜濃。夢隔屏山飛不去,隨夜鵲、繞疏桐。
數畝澄漪不用耕,
移根玉井不曾耘。
羽衣何處霓裳遍,
翠蓋參差踏水云。
此際東吳,正黃菊離披,紫螯郭索。作裝底急,使我傷于哀樂。西堂夜話,算曾經、幾番晦朔。又來朝,河橋判袂,匆匆弟酬兄酢。
昔日揚烏項橐。須臾吾已老,鳳飄鸞泊。烏衣門巷,變做豆花籬落。半生牧豕,問何年,離蔬釋屩。喜余季,來春花暖,休恨一官祿薄。
熊子今何在,秋應奉使還。
威侵蕃部落,旌繞漢關山。
沛澤從天降,三軍動地歡。
思君問邊略,何日接清班。
色相空中許我參,
試將金翅與圖南。
日燈禪炬堪回向,
坐覺秋云起夕嵐。
一吟一涕一傷神,
回首暌違是十春。
漫喜來詩能慰藉,
不知公作九泉人。
收盡狂心自去年,馀年甘亦附詩編。
未花梅在盆中活,已敝裘施鞟外緣。
春事柰桃看次第,歲朝樺燭語嬋娟。
一寒足抵宵來雪,只負書棚已萬錢。
梅子成金彈。正池塘、簾纖雨歇,海榴紅綻。節序催人又重午,彩索新纏雙腕。更艾虎、朱符妝遍。謾對蒲樽開角黍,奈沉湘、舊事經傷感。須一醉,強驅遣。
清江競渡人爭看。繞沙堤、荷香存苒。南薰微扇。兩兩龍舟斗相向,奪罷錦標方散。又早被、西山催晚。十里平波人去后,但一鉤新月蛾眉淺。歸棹急,浪花亂。
欲暖水流初泛泛,
半閒人意正悠悠。
清觴自可輕捐日,
高管無端吹暮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