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學士移鎮昭潭
檣拂南云艤帛蘭,再麾湖外嘆違顏。
封君比籍千頭橘,瑞祝標祠九向山。
迎吏出郊驅駑箙,齊兵下席掩刀環。
漢條緩布褒書降,后乘蒸青幾兩還。
檣拂南云艤帛蘭,再麾湖外嘆違顏。
封君比籍千頭橘,瑞祝標祠九向山。
迎吏出郊驅駑箙,齊兵下席掩刀環。
漢條緩布褒書降,后乘蒸青幾兩還。
船帆輕拂著南方的云彩停靠在帛蘭,再次指揮湖外地區,感嘆不能與您相見。封君的田產堪比擁有千棵橘樹,吉祥的瑞兆顯現在九向山的祠廟。迎接的官吏到郊外驅趕著裝有箭的箭袋,整齊的士兵離席收起刀環。朝廷的法規緩緩頒布,褒獎的詔書下達,后面隨行的車輛載著新茶,不知有幾輛返回。
檣:船帆。艤:使船靠岸。帛蘭:地名。
麾:指揮。違顏:不能見面。
封君:受封邑的貴族。比籍:相比的產業。
瑞祝:吉祥的征兆。標祠:顯現在祠廟。
駑箙:裝箭的袋子。
齊兵:整齊的士兵。掩刀環:收起刀環,指士兵歸位。
漢條:指朝廷的法規。褒書:褒獎的詔書。
后乘:后面隨行的車輛。蒸青:指蒸青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關于兵部學士移鎮昭潭一事。當時可能正值朝廷人事調動,該學士前往昭潭任職。詩人或許與這位學士有一定交情,或是出于官場禮儀等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其赴任的關注和祝福。
此詩主旨是圍繞兵部學士移鎮昭潭這一事件展開,描繪了赴任場景和當地情況。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體現出濃厚的官場文化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可作為研究當時官場文化和詩歌創作風格的資料。
信步閑行遍四鄰,擁籬老稚看綸巾。
人隨世換朋儕少,志與年衰感慨頻。
梅送冷香橫雪岸,雁翻孤影下煙津。
豐年何地醻君賜,剩向旗亭作醉人。
孤村小院雨輸涼,團扇流塵簟避床。
蛩思感秋吟壊壁,螢光乘暗遶高梁。
巾箱字細成褫懶,合醁杯深斷送狂。
坐睡覺來人已散,簾櫳時度玉簮香。
世上悠悠東逝波,金丹將奈鬢絲何。
墻頭楊柳知秋早,窗外芭蕉受雨多。
伏櫪自應如老驥,還鄉元欲借明??。
吾棋一局千年事,從使旁觀爛斧柯。
三黜歸來結草廬,平生狂態掃無余。
但思下帷授老子,那復騎牛讀漢書。
歷歷舊逰渾似夢,蕭蕭殘發不勝梳。
閑中事業君知否,不把漁竿即荷鉏。
林塘天與占深幽,一把茆輕萬戶侯。
漠漠斷云開復合,纎纎微雨落還收。
奇峰角立千螺曉,遠水平鋪疋練秋。
詩料滿前吾老矣,筆端無力固宜休。
路入東關物象奇,角巾老子曵笻枝。
蠶如黑蟻桑生后,秧似青針水滿時。
穿市不嫌微雨濕,過谿翻喜壊橋危。
當年野店題詩處,又典春衣具午炊。
秋風策策冷吹衣,謝病經年晝掩扉。
絕世本來希獨立,刺天不復計群飛。
細思萬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誰與歸。
葬近要離非素意,富春灘畔有苔磯。
老夫任運本騰騰,一念軒裳實未曾。
閑似苔磯垂釣叟,淡如村院罷參僧。
硯屏突兀蓬婆雪,書幾青熒蓮勺燈。
稚子可憐貪夜課,語渠循舊未須增。
玉食峨嵋栮,金韲丙穴魚。
常思晚秋醉,未與故人疏。
白發當歸隱,青山可結廬。
梅花消息動,悵望雪消初。
謂云本無心,企望乃爾奇。謂云果有心,百變端為誰。
豈憐此翁愁,一出怡悅之。橫截千嶂平,高擎一峰危。
銀城突嵳峨,玉海浩渺彌。或為群龍矯,或作孤鶴飛。
卷舒閑有態,去來倐無時。滃滃覆松頂,靄靄映水湄。
帶雨過僧窗,和月傍釣磯。豈惟困畫工,吾詩固難追。
惟當與之盟,畢世相娛嬉。忍饑固易耳,此友不可欺。
窮途敢恃舌猶存,小筑城西十里村。
未掛衣冠慚士節,免輸薪粲荷君恩。
文章跌宕忘繩墨,學問荒唐失本原。
仕宦一生成底事,子孫世世記吾言。
灝氣明山川,霽色滿天地。
西風吹我衣,忽有萬里意。
中原運當平,所要在得士。
余年猶幾何,棄置復棄置。
卜居鏡湖上,一庵環翠屏。
竹林藏谽谺,嶺路蟠青冥。
鶱騰立奇石,嶄絕瞻危亭。
車馬雖掃跡,猿鳥與忘形。
我行半九州,蹋盡芒鞵青。
豈知雪滿鬢,于茲敞云扃。
丹砂收箭鏃,茯苓?人形。
遼天渺歸鶴,一瞬三千齡。
世變真難料,吾癡只自嘲。
移山謀畚土,黏日欲煎膠。
得句題修竹,烹茶拾墮巢。
行年不須筭,斷是死衡茆。
君渴未嘗飲鴆羽,君饑未嘗食烏喙。
惟其知之審,取舍不待議。
有眼看青天,對客實少味。
有口啖松柏,火食太多事。
作官蓄妻孥,陷穽安所避。
刀鋸與鼎鑊,孰匪君自致。
欲求人跡不到處,忘形麋鹿與俱逝。
杳杳白云青嶂間,千歲巢居常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