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思堂為錢唐朱彥明賦
椿萱嗟已零,棣萼繼凋喪。永佩過庭言,無復倚門望。始賴伯氏存,亦祔泉臺葬。子立復何依,旦夕增悽愴。皇皇沒世悲,耿耿終天悵。愿言守厥身,名宗庶能亢。
椿萱嗟已零,棣萼繼凋喪。永佩過庭言,無復倚門望。始賴伯氏存,亦祔泉臺葬。子立復何依,旦夕增悽愴。皇皇沒世悲,耿耿終天悵。愿言守厥身,名宗庶能亢。
誰識跫然空谷音,
鴻泥重印費追尋。
蠹應驕我藏書穴,
雀似知公閉戶心。
數驛江淮歸路近,
半庭雨雪過年深。
相攜不少龍門客,
惆悵云封翰墨林。
陌上行人怪府公。還是詩窮,還是文窮。下車上馬太匆匆,來是春風,去是秋風。
階銜免得帶兵農。嬉到昏鐘,睡到齋鐘。不消提岳與知宮,喚作山翁,喚作溪翁。
絕域三冬暮,
寧辭酒碊空。
漫看年少樂,
不與故園同。
殊俗還多事,
生涯獨轉蓬。
梅花萬里外,
疏放憶圖窮。
官閣新閒許著書,
千窮百巧總關渠。
野塘一鏡徘徊頃,
自嘆郎潛發更疏。
漢皇登嵩山,山中呼萬歲。山神不解諛,未免疑真偽。
明祖登茲山,山名與之符。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無。
于今山色青瞢瞢,萬仞巨右千盤松。真人所到即名勝,云氣非復尋常同。
嗚呼,三百年,明祚畢。崇禎十七外,止有福王一。
回首燕京萬壽山,可憐龍馭徒蕭瑟。豈若茲山掩薜蘿,千秋萬歲總嵯峨。
太平草木多佳氣,莫問前朝事若何。
半枕新涼,破好夢一聲白鳥。遠鐘歇、曙色霏微,殘鶯啼上林杪。簾幕重重、次第捲,云屏曲曲瀟湘曉。看露濃香細茉莉,又開多少。
淺暈才施,薄鉛不御,衫子裁纖縞。更青青、非霧非煙,眉山兩點慵掃。倚紗窗、梧竹澄鮮,弄薰風、悠揚未了。正深閨永晝如年,問津誰到。
南園此日,滿地綠陰虧蔽,有芳蕖曲沼。乍微雨收痕,翠蓋孤擎,紅衣雙笑。冰井敲殘,紋楸彈罷,倦聽高柳玄蟬噪。覺小院無人愈清悄。簟紋似水,瑯玕幾度欹眠,釵鳳墜盤云攪。
歸來庭戶,嬌困難禁,繡帶羅裙裊。最是溫泉新浴,玉軟花慵,侍兒扶起,風姿偏好。晚涼初薦,輕容重換,碧欄干外梳頭處,恰團圓、好月來相照。坐看夜色天階,戲撲流螢,輕羅扇小。
落紅已拂雕闌近,入手枝低。莫肯高飛。費盡東風著力吹。
分明燕子銜來到,因甚差池。墜在污泥,惹動游絲不自知。
大磧千里平不頗,陰山雪流為眾河。土人知風不知雨,亢旱不死田中禾。
三伏濃陰偶一見,或飄點滴無滂沱。今年六月忽大霈,天公有意脫臼窠。
云雷之師赴新令,向所未到初經過。霹靂一聲聊小試,亂啼兒女驚翁婆。
雖然揮灑無半刻,墻津屋潤庭生波。須臾云散皎日出,綠楊高柳新枝柯。
天清地曠靜氛翳,平沙貼地無坑窩。人言兩隨使君至,洗滌戈壁除煩苛。
此言孟浪不足道,少見多怪訛傳訛。皇王德化近及遠,窮荒漸喜陰陽和。
豈有人煙富生聚,可無雨露銷沈痾。貪天之功圣所棄,慎無出口高明訶。
追陪強韻思猶遲,寄語疏林恐未知。
酒半尋香攀近蕊,夜分然燭照高枝。
莫愁花浪翻天遠,且看鮫鮹剪玉宜。
冠冕眾芳歸獨步,固應桃李不同時。
通身只是一張口,
百煉爐中袞出來。
斷送夕陽歸去后,
又催明月上樓臺。
閑情從杖屨,幽意滿林塘。秋近氣先冷,春來風自香。芷蘭成佩玉,茅葦當雕梁。
一念渾枯木,能隨柳絮狂。身墮樊籠里,心游浦溆邊。晚風傳牧笛,落日漾漁船。山接無窮樹,江連不盡天。憑誰圖此景,髣髴似斜川。
叩紅弦、畫圖飛入,樓臺如此幽境。重陽風日今年好,動我醉懷吟興。欄共憑。看隔水人家,約略煙中醒。涼云自迥。聽長短菱歌,兩三漁笛,聲逼晚天冷。
扶肩步,細印苔痕半徑。清游滋味誰領。桂花香透羅衫子,秋上鬢邊蟬影。庭院靜。正寂寞無人,惟有斜陽等。垂楊漸暝。見陣陣昏鴉,星星野鷺,疏落送歸艇。
最銷魂、夕陽初暝,殘紅棲軟芳草。東風只顧催離緒,又放柳絲青裊。春易老。問鏡里歌前,幾個朱顏好。描來恨稿。悵一霎晨星,五更斜月,別恨系檣杪。
思君苦,病后重添懊惱。湖山誰共吟嘯。平蕪盡處天涯路,擾亂雨情煙抱。相見少。便不唱陽關,已是人愁倒。孤篷去了。剩燕外秋千,鶯邊樓閣,花影動清曉。
水蘸鵝黃。蘇堤畔、垂楊盡染波光。畫簾青粉,剛靠宋玉東墻。小閣亭亭人獨立,碧闌紅袖倚斜陽。無言處,低眸掠鬢,似有思量。
知他因何獨自,向杏花影里,盡意凄涼。不疑客在,蘭葉艇上端詳。晴湖巧開一鏡,便照出、青蛾雙黛長。尋春去,怕綠蔭成幄、難比伊行。
楚國有新令尹
漢廷無故將軍
相逢莫問名姓
誰能更論寒溫
雨后飛云冉冉回,
碧天都似鏡初開。
只應峽口多山處,
不見秋光萬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