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御史
力犯雷霆眾共危,遠投魑魅獨為宜。
忠州學業真無負,高廟神靈固有知。
自倚圣明容直道,未甘憔悴死荒陲。
滿朝卿相多公議,莫把文章作楚辭。
力犯雷霆眾共危,遠投魑魅獨為宜。
忠州學業真無負,高廟神靈固有知。
自倚圣明容直道,未甘憔悴死荒陲。
滿朝卿相多公議,莫把文章作楚辭。
你奮力冒犯權貴,眾人都為你感到危險,被遠遠發配到荒蠻之地似乎是唯一的結局。你在忠州的學業真沒有辜負所學,高廟的神靈本就知曉你的忠誠。你自恃圣明的君主能容得下正直之道,不甘心在荒涼的邊陲憔悴死去。滿朝的卿相大多有公正的議論,不要把你的文章當作哀怨的楚辭。
雷霆:比喻權貴。
魑魅:傳說中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這里指荒蠻之地。
忠州:地名,可能是唐御史被貶之地。
高廟:指帝王的宗廟。
直道:正直之道。
荒陲:荒涼的邊陲。
公議:公正的議論。
楚辭:戰國時期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多表達哀怨之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唐御史因力犯權貴被貶,作者可能與唐御史是好友,在其被貶時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支持和對朝廷公正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唐御史的敬佩與同情,鼓勵其堅守正直。突出特點是情感強烈,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和文人之間的情誼。
后來鄉里不如前,五日乾坤浪數年。何地可扳文獻駕,平生愿執菊坡鞭。泰山北斗諸公地,明月清風病瘦天。竊比圣門吾豈敢,汗顏窗下讀來箋。
春濃不放小禽棲,白發沖冠向曉啼。簾幕半開人未起,樓臺風暖日猶低。春風嬌軟綠陰肥,上苑鶯花紫翠圍。卻向后宮深院里,一枝閒自理金衣。
林竹誰開徑,春江暫系船。青山君偶借,滄海興應偏。城闕留晴雪,衣裳凈夕煙。泠然心賞得,佳處若為傳。
采蘭湘北沚,搴木澧南潯。淥水含瑤彩,微風托玉音。云起蒼梧夕,日落洞庭陰。不知篁竹苦,惟見淚斑深。
秋落河干氣亦清,黃流相對白云行。大梁曉氣千波卷,留與文光一派明。
客有倦游者,濯足長松下。脫屣臨清流,忘機在中野。乾坤正澒洞,云水共瀟灑。有耳自不聞,誰能效由也。
御舟初出賞春霏,傳是諸王與后妃。香霧漸深簾幕暗,日斜微見淡黃衣。脈脈吹香屋角梅,背風移燭小簾開。鳳城幾日元宵近,一片簫聲水上來。龍舟曉發斷橋西,別有輕舟兩兩隨。春色可人晴較穩,酒家爭出柳梢旗。相國平泉水竹居,吳山花石世間無。游人馬上休回首,一半春風在里湖。雨后林塘夏亦秋,一葫蘆酒在船頭。醉來深入荷花去,臥看青天飛白鷗。三賢猶得仰高風,冠服雖殊氣味同。后五百年無繼者,桃花含笑夕陽中。車魚人散水風腥,雨色涼分柳外晴。回首夕陽都落盡,忽然東向數峰明。萬樹芙蓉兩蕊宮,秋風開遍水邊叢。白墻遮盡紅墻出,只見紅墻一半紅。
不為談天來碣石,只緣探海入蓬萊。三山曉日晴千里,萬灶杉云酒一杯。白羽已隨蠻嶂盡,黃花偏向戰場開。風流不減桓司馬,醉倚星巖落帽回。
鄭生賦歸去,吏隱大江潯。刀筆蕭曹術,詩書孔孟心。潮平魚入市,山近荔成林。雙劍津頭客,時時望好音。
先生何事最關情,人道如今太瘦生。故舊年來多老大,題詩不覺淚縱橫。
戒舟滄溟闊,掛席北斗回。驛吏候明發,夙興具盤罍。及茲陽春杪,高飆正南來。蛟亹海色聚,秦望霜霧開。迢遞啟城觀,縹緲幻方萊。玉堂席虛右,群仙久裴徊。冠蓋切五云,環佩振三臺。直起鈴閣曙,臚傳重轟雷。
叫得神明力,挽回天地心。連朝被甘澤,既雨積重陰。水滿田高下,涼生秋淺深。老癃幸無死,一飽慶從今。
盤谷不知何處山,君家真是兩山環。萬杯春覆酒遺老,一枕日高天與閒。水墨殘巾藏措大,江湖前夢說邯鄲。披圖一笑逢摩詰,北沜南垞欲往還。
萋萋百尺臺,南臨大道開。月明珠箔捲,塵暗寶車來。豪雄五都俠,意氣萬人摧。帶醉穿林徑,垂鞭拂閣梅。
晚家大堤曲,幾見大堤春。開門對三峰,宛若平生親。別來滄海東,倍憶三峰好。眼前不見同心人,夢飛只在三峰道。早晚歸來大堤曲,三峰壚頭酒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