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棲烏
湘竿風急未成棲,御史臺前見落暉。
桂冷欲依秦氏宿,柳深先望白門歸。
迎秋別恨填銀漢,未夜啼聲怨玉徽。
悵望西樓珪月滿,惜君猶更向南飛。
湘竿風急未成棲,御史臺前見落暉。
桂冷欲依秦氏宿,柳深先望白門歸。
迎秋別恨填銀漢,未夜啼聲怨玉徽。
悵望西樓珪月滿,惜君猶更向南飛。
在湘水邊,風急浪高,烏兒想棲息卻未能如愿,在御史臺前看到了落日余暉。烏兒想在寒冷的桂樹旁像當年秦氏那樣棲息,又想先到柳蔭深處的白門去。它帶著迎秋的別恨,這恨意仿佛填滿了銀河;還沒到夜晚,啼鳴聲中就飽含著對玉徽的哀怨。惆悵地望著西樓,潔白如珪的月亮已圓滿,可惜你卻還要繼續向南飛去。
湘竿:湘水邊的竹竿,這里代指湘水畔。
御史臺:古代的官署名。
桂冷:桂樹寒冷,營造出清冷氛圍。秦氏:可能指傳說中相關的典故人物。
白門:南朝宋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的西門,后泛指南京。
銀漢:銀河。
玉徽:琴徽,這里代指琴,象征哀怨。
珪月:像珪一樣的月亮,珪是一種玉器,形容月亮的形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情感來看,可能是詩人在秋季,看到烏兒南飛,聯想到自身或友人的漂泊、離別,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動蕩不安,人們生活漂泊,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以烏兒為主題,通過描寫烏兒的遭遇和心境,抒發了詩人的惜別與惆悵之情。其獨特的意象運用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在同類借物抒情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特色。
使君風味壓荊州,每為吾民樂更憂。錦里篇章推唱首,浣溪光景促遨頭。行春預約花攲帽,把酒方欣雪點裘。岳史年來慚吏隱,扳輿時得從公游。
雙虹倒影上檐楹,碧水澄空一鏡明。野草閑花無限趣,短藜幽榜不勝情。已知風月隨人意,聊為湖山載酒行。卻訝錦囊賡夢草,坐令詩興繞寰瀛。
形勝地。前游嘉遁堪記。長源含雪決飛泉,激波暗起。繞湖斷岸屢崩奔,悲禽時出林際。
石緣綠,猶悄倚。孤舟鎮日長系。滔滔極望渺津涯,霧迷舊壘。回看路邈更緬歸。合流別有山水。
村蟠水曲自遠市。指高人巖麓居里。也擬暫拋塵世。看成章奏理。何時相對。依谷懷秋浮云里。
瑣闥往年司制誥,共嘉藻思類相如。
蓬山今日詮墳史,還仰多聞過仲舒。
報政列城歸覲后,疏恩高閣拜官初。
諸生濟濟彌瞻望,鉛槧咨詢辨魯魚。
十里宮墻輦路遙,
欣逢釋奠圣明朝。
風師夜掃陰霾盡,
日色朝臨瑞雪銷。
六館天香飄杏藻,
環橋仙樂聽簫韶。
清時樸棫恩原渥,
莖露還看賜九霄。
昔年艤棹桐江道
草圣相傳紫芝老
長風千里吹夏云
落日空山跡如掃
聚散原無定,
相看喚奈何。
酒因衰病減,
詩為別離多。
心版盟高誼,
頭銜寄末曹。
他年桑梓會,
勝事話星坡。
無人知道。世上難逢開口笑。往事堪悲。一日風波十二時。
翻云覆雨。眼底紛紛何足數。流水高山。不對知音且罷彈。
?■眼孔忽然開,
冷汗通身笑滿腮。
數十年間將謂道,
誰知今日卻元來。
死去亦閒事,奈茲朝暮寒。
菊殘秋色苦,僧老梵聲乾。
遇物皆心碎,無天好眼看。
不如長閉戶,趺坐夜漫漫。
竹分宛陵去,環賜北關歸。
出晝只三日,排云趨九扉。
春風隨意好,卿月上天飛。
想見高寒處,朣朣并紫微。
嫩蕊含英雪未乾,教人幾度獨憑欄。
堂前小坐山應遠,門外長看路盡寬。
佳麗生香拈粉地,鉛華洗玉浥蒲團。
尋常自有非常意,淡處無厭靜處觀。
屠龍銳氣空懷抱。此身只合安廚灶。操弄任庖丁。無能避血腥。
羹香怡口吻。誰向砧頭問。日久銹斑斑。棄之終得閒。
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女兒采春桑,歌吹當春曲。
系條采春桑,采葉何紛紛。采桑不裝鉤,牽壞紫羅裙。
采桑盛陽月,綠葉何翩翩。攀條上樹表,牽壞紫羅裙。
講罷殘經思已荒,
徐經別院暫徜徉。
靜來春意君知否,
晝寢房櫳日正長。
白鳧看不足,
坐買江上舟。
長日牽春夢,
江光搖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