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素謠
貧女苦筋力,繰絲夜夜織。萬梭為一素,世重韓娥色。五侯初買笑,建章方落籍。一曲古涼州,六親長血食。勸爾畫長眉,學歌飽親戚。
貧女苦筋力,繰絲夜夜織。萬梭為一素,世重韓娥色。五侯初買笑,建章方落籍。一曲古涼州,六親長血食。勸爾畫長眉,學歌飽親戚。
論道窮心少有朋,此時清話昔年曾。
柿凋紅葉鋪寒井,
出門盡是勞生者,只此長閑幾個能。
古冢密于草,
新墳侵官道。
城外無閑地,
城中人又老。
多求待心足,未足旋傾覆。
明知貪者心,求榮不求辱。
橫壓驚波防沒溺,
當初元創是軍機。
行人到此全無滯,
一片江云踏欲飛。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筆蹤。
不求千澗水,止要兩株松。
樹下留磐石,天邊縱遠峰。
近巖幽濕處,惟藉墨煙濃。
故園梨嶺下,歸路接天涯。
生作長安草,勝為邊地花。
雁南飛不到,書北寄來賒。
堪羨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雪嶺金河獨向東,
吳山楚澤意無窮。
如今白首鄉心盡,
萬里歸程在夢中。
軒后紅爐獨鑄成,蘚痕磨落月輪呈。
萬般物象皆能鑒,百年肝膽堪將比,只怕看頻素發生。
空門寂寂淡吾身,
溪雨微微洗客塵。
臥向白云情未盡,
任他黃鳥醉芳春。
山色沉沉,松煙冪冪。空林之下,盤陀之石。石上有僧,十片五片,異花狼藉。
偶然相見,未深相識。知是古之人,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經之旨。
可憐彈指及舉手,光輝一萬八千土,土土皆作黃金色。四生六道一光中,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驢乘匪端的。
我亦當年不出戶,我亦當年愛吟詠,將謂冥搜亂神定。今日親聞誦此經,今日親聞誦此經,始覺聚沙非小事。
我昔曾游山與水,我昔心猿未調伏,常將金鎖虛拘束。今日親聞誦此經,醍醐之味珍且美,不在唇,不在齒,只在勞生方寸里。
師誦此經經一句,句句白牛親動步。白牛之步疾如風,世人縱識師之形,誰人能識師之名。
師名醫王行佛令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
天下更無花勝此,除卻解禪心不動,算應狂殺五陵兒。
千愁萬恨過花時,似向春風怨別離。若使眾禽俱解語,一生懷抱有誰知。
長截鄰雞叫五更,數般名字百般聲。饒伊搖舌先知曉,也待青天明即鳴。
樂氏騎龍上碧天,東吳遺宅尚依然。
悟來大道無多事,
松傾鶴死桑田變,華表歸鄉未有年。
酒禿酒禿,何榮何辱。
但見衣冠成古丘,不見江河變陵谷。
舊居梨嶺下,風景近炎方。
地暖生春早,家貧覺歲長。
石房云過濕,杉徑雨余香。
日夕竟無事,詩書聊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