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顗宮苑,退老于廬山石碑庵,顗,陜西人,本進士換武,家有聲伎
山西舊將本書生,歸老巖間未厭兵。臥聞布水中宵起,錯認邊風萬馬聲。彫弓掛壁恥言勛,笑人漁樵便作群。五馬親來看射虎,不愁醉尉惱將軍。肩輿已棄躡風騅,舊物猶存楊柳枝。一曲清商近尤好,五陵豪氣未全衰。
山西舊將本書生,歸老巖間未厭兵。臥聞布水中宵起,錯認邊風萬馬聲。彫弓掛壁恥言勛,笑人漁樵便作群。五馬親來看射虎,不愁醉尉惱將軍。肩輿已棄躡風騅,舊物猶存楊柳枝。一曲清商近尤好,五陵豪氣未全衰。
美人昔送我,清夜彈鳴琴。
一奏山水曲,能空塵俗心。
相思愁道遠,小別又秋深。
天末無歸雁,何由寄好音。
周遭水竹護山莊
小小柴門短短墻
野色一鞭看不盡
晚風吹出豆花香
夾岸垂楊拂曙鶯,
臨風江上最關情。
荊花萬樹迎暄發,
春草盈堂入夜生。
派引龍門繁奕葉,
本從鳳麓茂宗盟。
相攜欲紐重相約,
閒逐汀洲采杜蘅。
大儺存古禮,彩發映雕冠。
如今身老大,不似小時看。
古寺一聲磬,煙開見清泚。
生平湘上吟,今到湘山里。
湘水入海流,湘源浚自此。
漓水走東南,兩界注飛矢。
不踏五嶺云,空駭七澤水。
頗聞祭川者,河源先海委。
茲行探其本,乾坤一掌指。
湘山連衡山,千里猶尺咫。
松門入法堂,
留宿就繩床。
長老玄言簡,
空山藥草香。
一燈銜石壁,
片月隱巖房。
中夜梵音闋,
清泉出上方。
逍遙初謁武夷君,玉女峰頭弄白云。歸去扁舟圖九曲,幔亭仙樂夜深聞。
南國山川似洛中,官橋截海駕長虹。蠣螃正美新荔熟,系馬壚頭醉晚楓。
黃花采采報重陽,人在天涯憶帝鄉。貌得西方金粟影,大江東去泛慈航。
吳郎歸騎入長干,窈窕佳人詠合歡。若問荔枝何所似,胭脂香染水晶寒。
滕閣欄高紅螮蝀,章江水闊碧琉璃。幾年氣象歸談笑,一道藩垣系指麾。那待韓公來屬部,無勞王勃寫雄辭。使君自有文章手,能與山川作好碑。
君王從此不南憂,善付名郎第一州。笳鼓出嚴千騎從,旌麾坐制九諸侯。城巔觀閣屏間見,江底乾坤鏡里浮。門下賢豪常滿榻,卻應仲舉減風流。
尋常動止皆春事,靈鵲啾啾不用占。
矮屋燕歸曾宿處,高天日出正當簾。
姓名于世緣俱減,歲月勞人祝更添。
為報山中松桂好,幾時相訪過茅檐。
情性常嗤俗者勞,
世間何處免風濤。
小舟泊向荷花蕩,
一個漁翁熟睡高。
玉殿登科四十年,
當時交友盡英賢。
歲寒唯有君兼我,
頭白猶持將相權。
乍迷酤酒徑,二泉手澤龍山坡。
一爐制就用溫硯,胸中別具爐錘多。
汝從汝革變則化,我行我法平無頗。
氤氳祇許捧太乙,清凈未肯皈維摩。
先生點易山之阿,研朱滴露供吟哦。
爐中水火亦既濟,坎離消息當如何。
歲寒周旋到冰雪,造化回斡期陽和。
昆昆灰起活火死,欲息不息生風波。
煙云過眼泣鴝鵒,雷雨脫手驚蛟鼉。
土花蝕紫銅暈碧,誰與一日三摩挲。
故山回首增滂沱。風臺石磴空藤蘿。
祇今凈室作清供,光氣夜燭恒沙河。
竹爐相映有圖卷,石鼎突出無詩歌。
他時遺硯儻歸里,墨池飛出山陰鵝。
黨論漸寬公亦老,相逢百感到平生。
河山已分成孤注,孔墨何嘗有定評。
元祐聲名終圣世,西京文獻在荒城。
尋碑莫上昭陵望,翻憶明良涕泗橫。
煙花三月雨霏霏,堤畔垂絲映碧溪。疊翠千層隨水舞,游人臨去別依依。
春來難得半天晴,宿雨初停柳色新。隔岸桃花嬌臉笑,堤邊楊柳舞輕盈。
巖前松竹兩三株
日炙風吹漸已枯
葉落縱橫人不掃
清聲猶自響朝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