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符山鄉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三
有弟有弟兮雁行,三人將老一弟亡。誰知生別成永訣,魂招不來我涕滂。鹡鸰在原心衋傷,況我飄泊值寇攘。嗚呼三歌兮歌且止,蒼生無數遭兵死。
有弟有弟兮雁行,三人將老一弟亡。誰知生別成永訣,魂招不來我涕滂。鹡鸰在原心衋傷,況我飄泊值寇攘。嗚呼三歌兮歌且止,蒼生無數遭兵死。
慶寧雖首議,
濮廟一何公。
君子初無黨,
賢臣惟盡忠。
死生全大節,
社稷倚元功。
疾彼梁丘子,
依違秪尚同。
蚤歲青云近,
英聲四海馳。
能懷天下寶,
獨讓月中枝。
既已登龍坂,
咸觀入鳳池。
如何老清禁,
偃蹇臥明時。
山光竹影交寒輝,
下有碧浸吹漣漪。
沙痕隠隠白鳥去,
石聲鑿鑿扁舟歸。
芝蘭發香禪味遠,
云霧吐秀人家稀。
須知春事不可挽,
杜鵑已繞林中飛。
?水官橋路,
將軍甲第新。
綠沉閑結銹,
棐幾浄無塵。
下榻喜賓至,
問田憐我貧。
相逢便傾倒,
晚歲定情親。
邊城冬,日日黃埃飛朔風。蔥嶺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與天通。可汗牙帳青海東,壯士卷甲趨奇功。公孫卿材名將種,橫槊賦詩海濤涌。作吏宜思故家勇,早取靈鹽隸秦隴。
大仰古名剎,
師居二紀中。
本無一法說,
須信萬緣空。
體與大虛合,
心將諸祖同。
唐來三百載,
不墜釋迦風。
鄒湛葛疆往過此,幕中佐曹畏簡書。
習池峴首自今古,故時悲喜成空虛。
越王之孫府從事,惡人亦作俗吏呼。
日從云間二三子,醉吟嘯傲相攜扶。
王孫才高倦羈束,濕紙詎可包於菟。
興來鼓櫂碧江去,把酒賦詩聊與娛。
野人相逄荷傾蓋,坐上作客慚食魚。
紅塵化衣對玉樹,白發茁須如霜蕪。
飽聞襄陽好風土,喜見山水相盤紆。
久憐消髀厭羈旅,便欲卜隠如林逋。
著書雖可自覆醤,志怪猶為鬼董狐。
茲游起我丘壑興,豈復自為形跡拘。
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余。
結茆耒耜老巖谷,豈學少室隨駕盧。
老妻汲澗芼葵蕨,丁男負芻仍掃除。
諸公富貴或肯顧,結駟野服來吾居。
荊舒昔未懲,
抗疏誓身爭。
衛鞅雖難屈,
桑羊屢請烹。
危言知不用,
脫屣謝浮榮。
豈戀三臺近,
全無萬世清。
千齡一丘垅,誰復記主名。
苾芬百世祠,賢哉阮步兵。
廟旁故墟里,竹林蔽郊坰。
裔孫仍南北,胡能師九原。
荊山云蒼蒼,漢水波彌彌。
山川意高澹,宜有隠君子。
德公臥鹿門,老不踐州里。
潔身遠憂患,豈復存慍喜。
藐然姑射人,胡為市門倚。
諸郎有鳳雛,輒與臥龍起。
過時悲既往,適用復相先。
世事蓂生隕,人情月晦圓。
寒涼非爾適,衰歇豈余捐。
歲事待秋斂,農夫期有年。
吾觀孔父鼎
知有名世哲
英英大諫公
克世嗣前烈
翱翔金鑾坡
白首貫忠節
后昆有斯人
譜系愈卓絕
背日西來眼界明,
隔溪遙見梵王城。
旌旗夾道蔽山影,
笳鼓入林聞谷聲。
青鳥向人疑有意,
白云迎客不無情。
夕陽臨水共歸去,
明日紛紛塵事生。
種花鄙弱植,
種柳惡連陰。
主人種竹意,
闿爽見靈襟。
猗猗復勁節,
凜凜況虛心。
晚歲示貞操,
清風應好音。
扶疏高軒下,
眾景為蕭森。
世襲萬戶封,
奚取千畝林。
秋江冒后土,
余潦滿溝澮。
行人泥沒辀,
腐黍亂荒薈。
結客山中游,
風雨在顛沛。
崢嶸棟宇下,
磊落宜我輩。
還同竹溪逸,
笑傲盼庭檜。
繁陰阻杖屨,
曀曀幾弦晦。
誰能決頑云,
共此明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