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潛來
虛亭布雨潤,高林來風聲。
之子適過我,氣與秋爭清。
胸次冰壺寒,舌端河漢傾。
仰摩玉宇蒼,真是金天晶。
使我簿書中,無復俗氛生。
惜哉不可留,膏車明遂行。
虛亭布雨潤,高林來風聲。
之子適過我,氣與秋爭清。
胸次冰壺寒,舌端河漢傾。
仰摩玉宇蒼,真是金天晶。
使我簿書中,無復俗氛生。
惜哉不可留,膏車明遂行。
空亭被細雨滋潤,高大樹林傳來風聲。友人恰好來拜訪我,氣質如秋般清逸。他胸懷如冰壺般清冷,言辭如銀河傾瀉。仰頭觸摸那蒼穹,真像秋天的高潔純凈。讓我在公文案牘中,不再有世俗的氛圍。可惜他不能留下,明天就駕車要走了。
之子:這個人,指劉文潛。
冰壺:盛冰的玉壺,比喻人的高潔品格。
河漢傾:形容言辭滔滔不絕。
玉宇:指天空。
金天:指秋天,古代以五行配四季,秋屬金。
膏車:給車軸涂油,指準備出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是友人劉文潛來訪,詩人與之相聚后有感而發。當時詩人可能處于日常的公務繁忙中,友人的到來給其帶來了不一樣的清新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劉文潛的高潔氣質,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人。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真摯的情誼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茆茨人不見,竟日枕書眠。靜坐如忘世,饑來但入禪。新桐朝引露,殘雪夜添泉。誰與同春服,東風正可憐。
我夢窮躋攀,滑滑泥掩胯。我自摩天嶺,而轉風木榭。有客冠甚峨,見之驚已乍。邴姓原其名,風流蔑曹謝。賓我復坐我,豐草殊可藉。英言有深吐,微論亦高駕。與原闊千祀,待我仍管華。斯人竟天游,神尻不暫卸。愿言赴汗漫,同予觀物化。
江山氣槩識英雄,靈爽千秋尚感通。世代銷沈孤鳥外,乾坤悲慨短歌中。島云低壓觚棱重,海霧濃蒸畫壁空。獨上高臺縱雙目,卻疑身在水晶宮。
脈理依稀寄掌紋,眼中奇伏定難論。秦關百二金城在,建業東南紫界分。形勝未銷人共棄,豪華欲盡石終存。他鄉我亦嫌官拙,還擬攜君看舊村。
窗雨夜蕭蕭,香魂不可招。新晴聊縱步,還恐碎瓊瑤。
五載編摩近紫宸,一朝歸省出成均。馬周辭闕丹心在,萊子趨庭綵服新。山店酒香寒駐馬,江亭月色暮留人。東風又綠瀛洲草,回首鄉園總是春。
石頭岡下水潺潺,隨母歸寧憶往還。少日嬉游今白發,暮年悵望舊青山。碧桃溪洞春云里,修竹園林夕照間。老我驅馳慚宅相,多君深隱靜柴關。
帝精來降,應我明德。禮殫義展,流祉邦國。既受多祉,實資孝敬。祀謁其誠,荷天休命。
犢車轆轣滿長街,火樹銀花對對排。無數紅裙亂招手,游人拾得鳳凰鞋。
春歸煙浦。有天半朱霞,標映高處。塵海此回帆,望蓬萊、三山自去。詩情何在,且付與、素歌蠻舞。容與。共岫云、野鶴終古。陳澄江一繩散綺,更重吟、宣城俊句。記得杭州,幾度畫船聽雨。酒浣塵襟,鏡消秋縷。好移琴柱。頻寄語。前身合在瓊府。
我家西谷子鄞東,西望云山百里中。回首十年塵底別,更無書落雁天風。
六國區區共事秦,疲于奔命尚難親。如何殺盡半天下,豈是關東沒一人。當日宜陽號別都,奈何韓國特區區。子房不得宣遺恨,博浪沙中中副車。
風不鳴條,雨不破塊,會不會兮還信采。廓廓落落兮大方無外,跛跛挈挈兮大功不宰,穩穩密密兮心安如海。
鵑送南聲到洛陽,浮云白晝掩陽光。世憂文字亂天下,天遣先生閟海鄉。過化真成孚草木,人心猶自愛桄榔。無因得載城南酒,仰止惟持一炷香。
江楓搖落秋吹清,吳波夜澄孤槳橫。白蘋花老浪紋淺,的皪背荷雙鷺明。煙嶼云岑楚江遠,三更夢歸五更返。斜陽影外遠山稠,千里不遮南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