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東林寺僧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在東林寺送客的地方,月亮升起,白猿啼叫。笑著與廬山告別,遠去不必再煩勞過虎溪。
東林:指東林寺,在廬山。
白猿:傳說晉代高僧慧遠居東林寺時,有白猿聽經。
虎溪:在廬山東林寺前,相傳慧遠送客不過此溪,過則虎鳴。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李白一生多次游歷廬山,這首詩或是他離開東林寺時所作。當時他在廬山游覽,與東林寺僧人交往,離開時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離別廬山的灑脫心境。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豁達。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白詩歌豪放自然的風格。
秋寂寂。碧紗窗外人橫笛。人橫笛。天津橋上,舊曾聽得。宮妝玉指無人識。龍吟水底聲初息。聲初息。月明江上,數峰凝碧。
露下蛩鳴寒氣催,蒹葭葉響雁歸來。鬢毛巳為憂生白,萱草何須晚更開。裊裊悲風吹落木,炎炎赤日走黃埃。干戈未了仍饑饉,人事天時總可哀。
孕三秀兮毓靈芽。承月精兮映日華。爛輝光兮發云霞。服紫莖兮咽胡麻。乘赤霄兮上無涯。
十年不認溪南樹。轉眼青迷寒食路。梨花空解雨中啼,楊柳分明風際舞。好天未改顏如故。天自多情人自苦。十三弦柱淚痕深,白日春湍流不去。
兒童拍手鬧黃昏,應笑山公醉習園。縱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獨留髡。
竹列蒼戟枝干稠,亭開翠幄窗戶幽。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臨清流。
植爾當庭隅,豈復資鼎味。遷爾自谷中,豈復相嫵媚。冽冽玄冥候,眾植各浮脆。高標自凌寒,孤尚獨冠歲。么禽何處來?飛下雙羽翠。
白玉潔兮紅蘭芳,忽玉折兮蘭已傷。魂兮勿復游他方,盍歸來兮慰我皇。
羨子尋詩盟未寒,鼎來健句壓還還。不妨小緩丹霄步,雨笠煙蓑伴我閑。
自植蟾宮不計春,開時風露滿衣巾。簪花亦有乘鸞女,倚樹元無待兔人。萬斛天香浮海?,一枝云影礙冰輪。霜寒蠹盡吳剛老,穩歷凡間世劫塵。
道人曾宿靈隱寺,能畫寺前山意秋。古木立猿啼夜月,下有清泉如玉流。
歲去何勞守,春來不用追。明朝想今夕,便是隔年期。歲月添中減,人情黠處癡。元正與除夜,相去幾多時。
騰云降雨指龍功,況復山川祭秩隆。豈意愆陽為沴氣,忽過炎夏到秋風。祈年勞酒儀徒備,登谷嘗新望巳空。享祀未應無報稱,可堪不殺待時豐。
暮云碧。佳人不見愁如織。愁如織。兩行征雁,數聲羌笛。錦書難寄西飛翼。無言只是空相憶。空相憶。紗窗人夢,夢雙人只。
小驪買得最便宜,好是河梁古柳涯。風急吹沙長耳峻,雪深沒板蹇蹄遲。據鞍吟透肩雙聳,敲鐙歌狂帽半攲。道上莫教逢大尹,推敲句里不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