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一
露萱鉗宿蝶,風木撼鳴鳩。
露萱鉗宿蝶,風木撼鳴鳩。
報陟西樞掾,遙憐勢未行。
葬親嘗有請,去國豈無名。
松菊關心在,江山到眼青。
琵琶洲畔宅,歸計幾時成。
憶罷儀曹試,登門語更親。
故懷如昨日,一醉賞余春。
佳句猶霑墨,遺編竟掩塵。
煙云變朝暮,感慨獨傷神。
南北驅馳老病身,不堪節物更催人。
梅梢白白猶藏臘,蔬甲青青便作春。
鐵馬漸欣邊塞靜,土牛還祝歲時新。
圣朝文物從茲始,元日郊丘得上辛。
長年游宦已堪嗟,寓舍無田豈是家。
母子分飛還歲換,弟兄相望各天涯。
塵埃閱世丹心在,朱墨縈人兩鬢華。
聞道過庭新哭鯉,開書空有淚橫斜。
丹陽湖中好風色,晴日波光漾南北。湖岸人家榆柳行,風飐低昂似迎客。
系船并岸聊一呼,老農指是官田圩。長衫紫領數百輩,見我羅拜長嗟吁。
政和回頭五十載,官長筑圩宛然在。東西相望五百圩,有利由來得無害。
官圩民圩奚所拘,此地無田但有湖。圍湖作田事應爾,底用徹地還龜魚。
民圩不堅自招水,水潦何常鎮如此。官圩六十里如城,削平為湖定何理。
請看今來禾上場,七百頃地云堆黃。縣官糴米三萬斛,度僧給牒能商量。
我聞此語汗生面,千聞豈如目一見。吾君神圣坐九重,輕易獻言誰復辨。
卻憶吳中初夏時,畚鍤去決湖田圍。雞驚上籬犬上屋,水至不得攜妻兒。
無田赴水均一死,善政養民那得爾。寄言父老且深耕,為汝馳書報天子。
松窗永日度涼飔,坐覺清陰寸寸移。
境靜故應閑可樂,形臞猶有病相隨。
塵埃末路思千里,風露何年飽一枝。
百歲窮通吾自了,閉門長詠子桑詩。
靈旗出江淮,犀甲下秦隴。
天聲斃狂酋,百戰有余勇。
手斂權貴避,膽落將士愯。
誰歟任司直,用舍系輕重。
官居地多隙,種竹及春早。
蕭然三畝園,便可事幽討。
層巒寓巖石,一目惜盡了。
移根互掩映,取徑作深杳。
飛來幾烏鵲,相喚亦棲繞。
微風與新月,屢舞欣裊裊。
乃知亭館閑,有竹自能好。
堂前藝梅花,堂后列萱草。
叩門有俗客,未至跡已掃。
遙憐敬亭下,巷僻客仍少。
庭隅方解籜,相對亦社保。
吟哦五字句,飲水良不飽。
春雷發頭角,繭栗未應小。
卜居如有得,破地出池沼。
胸中千畝計,豈顧萬事擾。
他年醉林間,準擬成二老。
謬誤君恩再領州,名山猶幸復春游。
苦無羽客追元放,尚有群兒識細侯。
麥穗雨晴迷野岸,桃花風急滿溪流。
隔林布谷如相應,更酌丹泉為少留。
作吏余家法,臨民有古風。
政推平易外,人在典型中。
道擬莊生合,年幾衛武同。
清時記耆舊,揮淚楚江東。
輦路逢端午,今年始賜休。
不知人世暑,還有水軒秋。
花氣晴薰坐,湖光晚逼舟。
明朝又奔走,賸作片時留。
海內推耆德,朝端藹直聲。
金輝余烈火,玉價自連城。
正色消群枉,高風聳后生。
君王問黃發,猶僅陟臺衡。
淡墨標名早,飛騰僅石渠。
學傳外家蘊,論合古人余。
議本楓宸疏,評和相第書。
忠言與危行,青史未應虛。
昨日風雨今日晴,綠水橋南春水生。
使君元夕罷高宴,亭午邀客花間行。
危亭直上花幾許,水仙夾徑梅縱橫。
不須沈水薰畫戟,簾幕自有香風清。
門前紛紛鳥鵠亂,隠幾坐愛寒江明。
憶昨淮南戎馬動,豈謂景物還新正。
遺民歸公十萬口,鼙鼓日日嚴刀兵。
眼看指麾盡摩撫,閭里愁嘆成歡聲。
酬功端合侍玉輦,安得坐嘯江干城。
景龍燈火公尚記,耆舊出語兒童驚。
我來兩月濫賓客,況有別駕能詩名。
相從一笑說萬事,重費美酒勤杯觥。
東風搖蕩入煙柳,歌管錯雜催離情。
詔書征拜那可后,為公前馬遙相迎。
出游初不計陰晴,聊喜湖山信馬行。
弱柳自隨煙際綠,幽花還傍雨邊明。
嫩蒲碧水人家好,密竹疏松野寺清。
爛醉一春才幾日,可無佳景付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