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田坂中
筍輿懸度百家莊,道道渠泉版版墻。二月生涯巳盈目,麥波蒼翠菜花黃。
筍輿懸度百家莊,道道渠泉版版墻。二月生涯巳盈目,麥波蒼翠菜花黃。
清江料事錯,來作刳腸翁。
不知幾許靈,墮此朽骨中。
時出縱橫文,隨意侮兒童。
誰識軒中人,本自無吉兇。
平生不驚俗,要與眾客同。
人言可為鑒,試卜來年豐。
隙地秋日曉,寂無鄰里音。
惟有草根蟲,風前咽復吟。
悲歌者誰子,徂年驚苦心。
青燈夜齋靜,微溫生薄衾。
先生視草白玉堂,文章一出自名世。分光蓮燭真為榮,拭吐龍巾何足擬。
艮岑夜召趨神霄,憐我婆娑百僚底。紫禁歡傳拜左轄,漫刺走賀城南第。
羸僮瘦馬堂階下,嘆我粗官殊少味。驚聞一麾出燕山,旆旌遽下云漢間。
睿思官曹方顧寵,笑我翻然歸掛冠。金兵南來郡國破,二圣北狩天步艱。
黎元鼎沸死鄉土,士夫云擾奔荊蠻。一人嘗膽固不易,諸將束胸今何難。
朝來喜見舂陵客,問訊先生多翰墨。懷古傷時初不忘,回首長安淚橫臆。
君不見虎踞龍盤氣象雄,王者都此成大功。遙知廟堂有高論,似聞天蹕移江東。
幾年中興要賢俊,頗懷仲父安東晉。
講習豈無樂,鉆磨未有涯。
書非貴口誦,學必到心齋。
酒可陶吾性,詩堪述所懷。
誰言曾點志,吾得與之偕。
塵埃沒我馬,掉鞅吟公詩。詩中有江山,不覺在京師。
下馬自叩門,來尋元紫芝。欲掃名利心,笑挹丘壑姿。
東簷坐無氈,北風吹酒巵。蟹螯互勸酬,墜車兩不辭。
聽公擊節吟,悲壯亦自奇。看公醉山倒,了不遣客歸。
客歸意亦好,月色到處隨。詩成月下寫,淡墨任傾欹。
平生不知韻,興來聊續之。詞達語更正,識者未必嗤。
秦人焚詩書,意欲遂絕滅。
六經至今存,何曾損毫發。
興衰有天理,人力自淺拙。
不憂驪山墓,回首遭發掘。
石壇風冷露華凝,群玉崢嶸簇畫屏。
水赤久傳丹作井,山高時借翠為庭。
鶴迎仙馭迷三島,云入洞天朝百靈。
回首武陵歸去路,碧桃零落晚峰青。
圣草神蹤手自持,心潛模范識前規。
惜哉法書垂世久,妙帖堂堂或見遺。
寶章大軸首尾俱,破古欺世完使離。
當時鑒目獨子著,有如痼病工難醫。
至今所收上卷五,流傳未免識者嗤。
世間無論有晉魏,幾人解得真唐隋。
文皇鑒定號得士,河南精識能窮微。
即今未必無褚獠,寧馨動俗千金貲。
古囊織褾可復得,白玉為躞黃金題。
圣明陛下如先帝,辟國謀臣似召公。
不遣毛嬙嬪漠北,只將魏尚守云中。
百年境土逡巡復,萬里窠巢指顧空。
今日版圖非昔日,玉關西有嶺名蔥。
悠悠意得自疏通,寂地因居樂性空。
幽思曉風清迫枕,靜聽寒雨細霑桐。
修莖竹韻澄簫玉,綠影松垂亂鬢蓬。
儔侶好邀同此適,搜吟得到幾匆匆。
通泉字法出官奴,日日臨池恨不如。
雙鯉可無輕素練,數行惟作硬黃書。
鄉關何處三秦路,馬足經年萬里余。
多謝玉華宮畔客,新詩未覺故人疏。
清溪若奔虬,八鎖束其頸。
奔騰去莫脫,擺掣姿驍猛。
嘈嘈戰風霆,萬鼓助其勁。
聲驅石崖動,氣抱晴日冷。
我來怯初登,注視久乃定。
悠悠山川闊,寸目羅萬景。
平生林野趣,疏放謝鞭警。
會期山月出,一嘯清夜永。
西津折葦鳴策策,蟾蜍光入芙蓉白。
山頭不雨賈船稀,日日門前江水窄。
將欲烜赫招行人,旋起丹樓照長陌。
銀屏深蔽玉笙閑,自擘新橙飲北客。
倏離暫合心未果,淚瑩雙眸為誰墮。
閩侯貢璧琢蒼玉,中有掉尾寒潭龍。
驚山作春山不覺,走馬獻入明光宮。
瑤池侍臣最先賜,惠山乳泉新破封。
可得作詩酬孟簡,不須載酒過揚雄。
止酒正似塞決河,厚積薪芻傅砂礫。
堅牢不使見蟻漏,一線才通便奔激。
莫輕弱箭不穿縞,轉眼已驚牛弩射。
我今止酒用此法,目前逾月無涓滴。
情鐘我輩獨痛制,慧通則流那可測。
懲羹端是合吹虀,用玉無疑初諫漆。
脾干胃燥生未省,黃姥無聊怨岑寂。
不憂群飲惱姬翁,但畏獨醒嘲楚客。
茫然自惻還自笑,一身心口相仇敵。
何妨二豎即奔忙,不廢三嬰更滋澤。
平生杯杓不掛眼,一飲便須論斗石。
低心伏老慎勿癡,此身何啻千金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