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世同韻 其一
聊向空山避世喧,數椽茅屋鎖苔錢。
怕逢俗客慵開戶,欣慕前賢愿執鞭。
已見二毛真老矣,幸存三徑盍終焉。
細思萬計惟閑好,敢為浮名誤百年。
聊向空山避世喧,數椽茅屋鎖苔錢。
怕逢俗客慵開戶,欣慕前賢愿執鞭。
已見二毛真老矣,幸存三徑盍終焉。
細思萬計惟閑好,敢為浮名誤百年。
暫且到空寂的山中躲避世間的喧囂,幾間茅屋被青苔覆蓋。怕遇到世俗的客人,懶得去開門,仰慕前代賢士,愿為他們執鞭效勞。已見兩鬢斑白,真的老了,所幸還有隱居的小路,何不在此終老。仔細想來,萬般打算只有閑適最好,怎敢為了虛名耽誤一生。
聊:姑且。
數椽:幾間。椽,放在檁上架著屋頂的木條。
苔錢:青苔。
慵:懶。
執鞭:為賢人駕車,引申為對賢者的追隨。
二毛:頭發斑白。
三徑:指隱居的地方。
盍:何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塵世紛擾后,心生歸隱之意,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渴望遠離世俗、隱居山林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隱居避世、不慕浮名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竹繞垣墻花繞廬,華堂小住感何如?昔年宋玉臨江宅,留與南朝庾信居。君齒長余三歲耳,短長肥瘦頗相同。左家膝下惟嬌女,羨爾階蘭茁四叢。與子結交兄弟行,今朝拜父一登堂。入門見我泥沾脛,倚杖呼孫速煖湯。
九十春光又幾何,春游不似往時多。南橋拜罷牧郎廟,東岸爭迎太華婆。
此身與世分相違,可是平生不見幾。知己方占白雞夢,寸心已傍碧山飛。周旋觴詠須三益,斟酌行藏欠一歸。甓社湖西隱君子,為翁應掃釣魚磯。自是三生賀季真,亟應收拾水云身。蜚鳧吏隱聊同俗,飯犢生涯且耐貧。林壑風煙當未慭,利名韁鎖聽橫陳。世間靜者猶張邴,老境婆娑定笑人。
無情未發前,可欲已發后。借問靜趣時,此趣更誰受。
雖有千黃金,無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飽,千金何所直。
洗眼看輕薄,無心恥賤貧。檢書燒燭短,對酒滿壺頻。生意甘衰白,行歌非隱淪。艱難隨老母,嘔血事酸辛。
風搖丹髻,葉剪西巖樹。歲律崢嶸又如許??辞Х宓褂?,浮動觥船,紗窗外,萬幅鮫綃斗舞。五弦彈不盡,碧落天高,隱隱孤鴻向云度。送斜紅斂盡,催上蟾鉤,金風細,點破瑤階白露。任笛聲、吹殘一簾秋,看人□欄□,暮云高處。
起家榮宦路,紀墓重鄉閭。忍見交親語,應求耆彥書。成名常自美,遺范久何如。東阜田園在,西山縣郭虛。
玉瓶多麗朵,人插佛桑稀。一日同朱槿,榮華亦有歸。顏紅能愛老,粉白未傷肥。兒女尤栽汝,家家映竹扉。燒空嫌太赤,朵朵似明暉。榮落須臾事,爭開亦未非。簪令云髻艷,食使玉顏肥。一夏光籬障,因君日掩扉。
莫將遲暮怨飛蓬,萬事還須問塞翁。黃鵠但教毛羽在,不妨失意下秋風。
杏園同作探花游,一隔云泥三十秋。誰在桐江扶漢鼎,公親瑣闥侍宸旒。明珠南海無遺憾,諫草先朝可盡收。休嘆頹波難復挽,直憑底柱屹中流。
楊柳池邊獨倚闌,清明時節雨生寒。春風不是多憔悴,今歲鶯花自懶看。
直指東南慰一方,重來猶是舊劉郎。隨車久說三山雨,攬轡新驚五夜霜。流水繞溪榕葉暗,瘴煙分嶺桂花香。都門秋晚相望遠,憲節飄飄逐雁行。
佛殿開,公車來,幢幡導引法鼓催。天人獻貢金沙街,天女散花瓊瑤臺。臺前行列諸寶樹,一樹一葉生甘露,琳瑯樹擺天風度。風度鈞天和雅音,雅音演暢歡人心。
昨夜春歸,今日綠多紅少。小樓中、輕寒料峭。東風誰買,趁雨晴天曉。一聲聲、隔墻輕叫。幽街深巷,唱遍凄涼腔調。伴餳簫、聽來越好。落花庭院,囑雙鬟休掃。怕明朝、荼蘼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