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家君詣洞霄宮道出天竺山紀興
九里松陰路,三天竺國山。
日蒸巖霧紫,花點石苔斑。
谿盡寺方到,云深僧獨還。
吟行隨杖履,蹤跡出人間。
九里松陰路,三天竺國山。
日蒸巖霧紫,花點石苔斑。
谿盡寺方到,云深僧獨還。
吟行隨杖履,蹤跡出人間。
在九里長的松蔭小路上前行,眼前是三天竺的名山。日光蒸騰出紫色的山霧,花瓣點綴著長滿苔蘚的石頭。沿著溪流走到盡頭才到達寺廟,云霧深處只見僧人獨自歸來。我一邊吟詩一邊隨著手杖漫步,感覺自己的蹤跡已脫離了人間。
家君:指作者的父親。
洞霄宮:道教宮觀名。
天竺山:在浙江杭州西。
蒸:蒸騰。
谿:同“溪”。
作者陪同父親前往洞霄宮,途中經過天竺山,被沿途的美景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作者在游歷中享受自然之美,心境閑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天竺山的美景,突出其清幽寧靜的特點。詩中景色描寫細膩,意境超凡,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寫景抒情能力,在同類寫景詩中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我衰已分龜頭縮,君健方知鶴翅掀。早韭晚菘冬芋栗,尚能時節候高軒。
縮華為峰,剪淞作水,小盆春聚。嵌空壁立,也似俯窺洲渚。愛輕盈、海棠淡紅,苔坳乍濕前宵雨。看游鱗繞石,洋洋便抵,寒滄孤嶼。江滸。曾經處。記雨點金焦,危樓懸樹。憑舷遠矚,依約方瓷堪貯。算大千、世界微塵,休論芥子須彌柱。只難忘、聽瀑開先,洗頭尋玉女。
笑攜書劍過山丹,拂面風來送曉寒。流水帶冰穿斷岸,游塵隨馬上征鞍。絕憐塞外從軍苦,始信人間行路難。況值仲冬天氣好,歸鞭指日望長安。
賈誼長沙國,屈平湘水濱。江南瘴癘地,從來多逐臣。粵余非巧宦,少小拙謀身。欲飛無假翼,思鳴不值晨。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飖如木偶,葉置同芻狗。失路乃西浮,非狂亦東走。晚歲出函關,方春度京口。石城臨虎據,天津望牛斗。牛斗盛妖氛,梟獍已成群。郤超初入暮,王粲始從軍。裹糧楚山際,披甲吳江汶。吳江一浩蕩,楚山何糾紛。驚波上濺日,喬木下臨云。系越恒資辯,喻蜀幾飛文。魯連唯救患,吾彥不爭勛。羈游歲月久,歸思常搔首。非關不樹萱,豈為無杯酒。數載辭鄉縣,三秋別親友。壯志后風云,衰鬢先蒲柳。心緒亂如絲,空懷疇昔時。昔時游帝里,弱歲逢知己。旅食南館中,飛蓋西園里。河間本好書,東平唯愛士。英辯接天人,清言洞名理。鳳池時寓直,麟閣常游止。勝地盛賓僚,麗景相攜招。舟泛昆明水,騎指渭津橋。祓除臨灞岸,供帳出東郊。宜城醞始熟,陽翟曲新調。繞樹烏啼夜,ず麥雉飛朝。細塵梁下落,長袖掌中嬌。歡娛三樂至,懷抱百憂銷。夢想猶如昨,尋思久寂寥。一朝牽世網,萬里逐波潮。回輪常自轉,懸旆不堪搖。登高視衿帶,鄉關白云外。回首望孤城,愁人益不平。華亭宵鶴唳,幽谷早鶯鳴。斷絕心難續,惝恍魂屢驚。群紀通家好,鄒魯故鄉情。若值南飛雁,時能訪希生。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便是捫心石不移,飛龍留骨瘦難支。明珠斛小難量淚,香夢衾寒苦賣癡。南越千絲珊樹網,東風三月海棠時。此時欲待成追憶,一掬清愁一卷詩。
天繪亭邊三載夢,石灰鋪里一時情。個中不是同參得,胸次崢嶸何日平。風前火烈逢真玉,雪后大寒見老松。攜得此心歸北去,與君無處不相逢。幽居不許穿云到,寶閣仍忘破曉登。多少從來疑著處,一齊分付打包僧。
漢江對岸夾青樓,蜀客連檣溯上流。借汝一條龍竹杖,輕風半夜到夔州。
唐子能詩世一家
不矜纖巧剪天葩
直窺六義追風雅
世上騷人謾葦麻
靜據胡床,久而愈芳。
默亡痕黑白,貧不覺蒼黃。
住無相兮龜之藏,行無章兮鳥之翔。
月爛爛而魚吞光,華菲菲而蜂采香。
相隨來也,觸處堂堂。
辭親游太學,歲月去骎骎。
夜雨青燈夢,秋風故國心。
一官還未遂,三歲又將臨。
早晚重歸省,相隨賴有琴。
盤谷燕川二月寒,馬頭溪水隔天壇。黃茅踏遍幽人徑,白石燒成道士丹。風煖野禽朝對語,月明松鶴夜交歡。采真擬結峰頭屋,引領西南盡日看。
稍稍秋風吹客衣,浮云斜照送將歸。
搖開楚岸蟬方急,行到吳江雁已飛。
直恐相思衣帶緩,無令問訊驛書稀。
一牛鳴地難傾倒,何況山川道路違。
李斯相秦留逐客,
要使英雄六國無。
豈料滅秦開漢者,
只消閭左一聲呼。
絕境朱丹新棟宇,
深山靈響雜蚖蛇。
黃金地底應千歲,
甘雨人間幾萬家。
西域不勞方士咒,
南州重識使君車。
老農爭賽豐年社,
古木蕭蕭自曉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