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詠貧士七首 其五
我愛徐孺子,高名滿江干。
眾人皆欲仕,乃獨恥為官。
曾不憚辛苦,負耒營一餐。
清節映千古,至今聞者寒。
洪井有祠宇,我嘗瞻其顏。
不覺愧汗下,竟歸長掩關。
我愛徐孺子,高名滿江干。
眾人皆欲仕,乃獨恥為官。
曾不憚辛苦,負耒營一餐。
清節映千古,至今聞者寒。
洪井有祠宇,我嘗瞻其顏。
不覺愧汗下,竟歸長掩關。
我喜愛徐孺子,他的高名傳遍江邊。眾人都想做官,唯獨他以當官為恥。他從不害怕辛苦,扛著農具去謀一餐飯。他的高潔節操映照千古,至今聽聞的人都心生敬畏。洪井有他的祠廟,我曾瞻仰他的畫像。不禁慚愧得汗流而下,最終回去長久閉門不出。
徐孺子:東漢隱士徐稚,字孺子,家貧,常親自耕種,不愿出仕。
江干:江邊。
憚:害怕。
負耒:扛著農具。
洪井:地名,有徐孺子祠。
瞻其顏:瞻仰他的畫像。
掩關:閉門。
此詩是詩人和陶淵明《詠貧士七首》之作。陶淵明以詩詠贊古代貧士安貧守志的高尚品格,詩人和詩時可能也處于類似情境,對古代高潔之士的精神產生共鳴,借詩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徐孺子不慕名利、堅守清節的品質。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傳統高潔精神的傳承與推崇。
我方首儒冠,頗亦易此人。尚友卑自漢,讀書考先秦。士或暗鄭樸,識面蘄卜鄰。計疏志空勤,敝帚浪自珍??谇褒R東語,瞢欲潤帝綸。學如村社醞,百醨間一醇。老檗媚衰紅,飽閱姚魏春。顧慚誤題品,五字極清新。君才允文武,行矣拱帝宸。余年念桑榆,歸去儕編民。
秋草悽以黃,鴻雁銜哀思。赭衣供井稅,寂寞循良事。穆穆丁溫州,愷悌自天懿。制錦輸良材,展驥控遙轡。薤拔少強宗,風清無黠吏。環海數縣侯,奔走敷德施。露冕循郊圻,戢戢馴野雉。頗聞溝塍畔,狼籍廣遺穗。天南百萬象,庇覆罔不至。輿人興長謠,聊以存國志。
千秋知己是湘累,一讀離騷淚便垂。禪寂未銷亡國恨,愁心嘗被朔風吹。
日未沈西月色東,一山秋葉染霜紅。鮮明恰勝春花好,不似春花耐得風。
滿面嬌憨,惟有香頤,含情最多??创猴L暗度,燕支不染;曉霞天韻,越粉慵和。不語藏愁,無人托悶,枕上交痕手自搓。嗔人覷,把紅衫掩醉,小扇障歌。嫣然親近如何。殆軟玉酥香未足過。見桃花瀲滟,含羞添暈;梨云浮動,微笑生渦。夜色偏宜,春心不掩,玳瑁床前爭認他。偎人久,有融融粉汗,偷拭香羅。
記前朝、鶴會又重來,攀翻第三桃。看云華授策,麻姑擘脯,嬴女吹簫。尋思曲江舊事,宮錦勝龍標。奏罷清華夢,獨立春宵。不數相州錦樣,是調羹御手,重解金貂。但今年此日,疏了醉葡萄。聞老仙、衣冠皓偉,又丁寧、天語著兒招。都人望,回班賜第,赤舄飛朝。
沖開碧落,攧碎斷崖。個般摽致,其誰與偕。咦。
門外天涯路。憩香驄綠沈小院,艷宵初曙。草長紅心江南岸,一片歌塵乍度。甚粉約脂期都誤。但罵東風真無賴,送儂歸不送愁歸去??胀麛?,鳳城樹。年來春夢渾無據。又悤悤旗亭折柳,三生萍絮。寶瑟弦僵瑤情冷,漫把孤懷浪訴。怕少個周郎能顧。只道芳顏須珍重,料人間尚有相逢處。抵多少,斷腸句。
舊有文園約,俄驚白露秋。掃門開竹徑,聞雁倚江樓。天地年華改,林塘樹色幽。晚風潮欲長,新月待移舟。
北峰云接南峰雨。冷泉亭畔幽人語。遠火動疑燈,松橋度夜僧。石根喧暗瀑。似隔濛濛竹。莫道古潭空。深藏摩頂龍。
此君清苦少知音,獨有幽人忍凍吟。生死挺然終抱節,榮枯偶爾本無心。比肩恥與蒿萊伍,強項不容冰雪侵。姑待東風脫新綠,傍陰高臥解吾簪。風摧雨折不成陰,培養應無老醉吟。狂直未能忘故態,孤清端不負初心。佳人日暮何堪倚,太守春饞輒莫侵。特立閒門固癡絕,看他桃李上華簪。
赤精帝子真苗裔,三顧茅廬起臥龍。英論已知分鼎勢,長才欲試補天工。才聞遣使通江表,又見驅兵出漢中。禮樂未興人已逝,古祠松柏撼高風。
不關情處易銷魂,流亂輕緣白板門。歸燕坐馀秋樹影,亂鴉啼盡暮潮痕。幾看薄雨綿新恨,又送斜陽過別村。若問隋家歌舞地,斷垣衰草不須論。
荒村野寺碧山頭,白澗西來易水流。我欲放歌尋壯士,寒煙衰草不勝秋。
華鯨吼粥月朦朧,滿意枝筇落手中。金碧三分靈鷲嶺,煙云高峙補陀峰。一貧未辦莊嚴供,九品堅持憶念功。欲問耳根參透處,曉寒山靜數聲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