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蒙泉
西北峩峩疊嶂來,濤奔浪涌勢難回。
忽臨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萬斛開。
魚鼈寧容腥沼沚,蛟龍曾是起風雷。
平時寂寞何靈響,歲旱方知濟物才。
西北峩峩疊嶂來,濤奔浪涌勢難回。
忽臨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萬斛開。
魚鼈寧容腥沼沚,蛟龍曾是起風雷。
平時寂寞何靈響,歲旱方知濟物才。
西北方向巍峨的山巒層層疊疊涌來,如波濤奔騰、海浪洶涌,勢不可擋。忽然臨近城郭時千座山峰仿佛停住了腳步,山下有源源不斷的泉水如萬斛珍珠般涌流。這里的泉水中容不得魚鱉等在污濁的水洼里散發腥味,蛟龍曾在這里興風作浪、引發風雷。平日里它寂靜無聲,看似沒什么特別,到了干旱之年才知道它有救濟萬物的才能。
峩峩:形容山高大的樣子。
疊嶂:重疊的山峰。
萬斛:形容水量大。斛,古代量器名。
鼈:同“鱉”。
沼沚:水洼。
靈響:靈異的聲響,這里指泉水的特殊作用。
濟物才:救濟萬物的才能。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蒙泉時,被眼前的山水景象所震撼,尤其是看到泉水在干旱時發揮的作用,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有才能之人未被重用的現象,詩人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蒙泉,突出其濟世之才。特點是氣勢雄渾,意境深遠,借景抒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和獨特感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江鄉時節逢寒食,花落未將春減色。
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來亦堪惜。
柴門風雨小庭寒,無奈池塘煙草碧。
欲將詩句慰窮愁,眼中萬象皆相識。
欣然應接已無暇,都為老來無筆力。
假館連墻數見過,宗英年少雋才多。
設科不倦來群彥,教學無他伏眾魔。
草賦未曾師屈宋,哦詩豈復慕陰何。
后生可畏吾將老,終養心違愧蓼莪。
東山有佳處,修竹臨滄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叢菊,先作萬蕾黃。
置之婆娑杪,金釘澹熒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綠羅裳。
隨此小珮玦,散落天一方。
我來便酌酒,是否那能詳。
但怪秋山老,猶有幽意長。
哦詩未得詩,已照明月光。
樂哉徑酪酊,知在夫何鄉。
豈非化蝴蝶,以夢棲其旁。
明朝整冠坐,開卷書亦香。
萬里求成質鬼神,頻年虐執誤斯民。
忘憂每藉杯中物,積閠頻迎塞外春。
顧我蹣跚仍久困,觀君慷慨豈長貧。
如聞近獻升平錄,應述修和勉主人。
山根出泉瀉鳴玉,上有蒼崖擎佛屋。
無風水石自撞觸,不盡潮音發寒谷。
宰官不是云間陸,舊識南泉生處熟。
當軒大榜與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
曲中時轉三妙語,一一聲音談佛祖。
喧豗噫視十方鼓,萬壑風雷送煙雨。
此聲不屬聞中取,六鑿相攘竟誰主。
后來紛紛何足數,五乳峰頭曾賺舉。
山翁有耳百不聞,團蒲曲幾窮朝暮。
何時沿溪掬寒綠,掃葉煎茶睡初足。
征南下車再寒暑,比屋罷民手摩撫。使渠安業不擾渠,恐負來時天上語。
漢官題名當家譜,向來諸公孰為伍。天下中庸有胡公,不畏彊御陳仲舉。
年時丞相雙旌舉,南浦飛云作霖雨。文昌戎政念得人,誰令兩公歸接武。
周宣中興借方虎,秦王學士開天府。只今陛下更辛苦,要折遐沖付尊俎。
忍饑種麥未蓋土,軍民嗸嗸兩難處。從容宮漏未遽移,亦及漁樵人物否。
有客餉園蔬,借我兼棋局。
幽人本多睡,欣起快雙目。
念茲兩奩中,勝負等榮辱。
勿作勝負觀,此戲殊不俗。
要須先生來,一笑供捧腹。
余罌猶有酒,晚食正無肉。
愿共南窗風,糝此菜根玉。
天涯憔悴向誰陳,不死由來是谷神。
蒲柳衰姿依術士,桑榆晚景屬談賓。
言存趙氏惟韓厥,力定周邦賴賈辛。
尚論古人猶未足,投閑更欲講王春。
寒云壓初曉,簷溜如飛瀑。驚雷下簷來,萬瓦鳴枯竹。
長髯不敢臥,起視亂雙目。報言此何祥,眾寶歸我屋。
細大同繭栗,照耀比燈燭。又如傾水晶,一掃可數斛。
翁速共羅取,富者人所欲。長髯爾何癡,妄相堪捧腹。
降雹注大雨,是豈誦不熟。都緣春風老,地遠孤花木。
瘴裹荔枝林,東皇意寧足。騎龍作清明,云間散珠玉。
秋風吹客衣,去路倚天碧。
躋扳一何苦,政坐愛山癖。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曇宅。
至今梧竹陰,列屋棲禪寂。
塵纓得暫解,俗駕聊可息。
怡顏巖間樹,洗耳泉上石。
孤云共還往,窈窕去無跡。
道人粲可流,獨步少林席。
客來了不言,碧眼照庭柏。
希聲出鐘梵,妙意生墻壁。
寒灰暗青燈,偶坐遂終夕。
歸來人境空,缺月掛山額。
羅娑囚應釋,雞林厄洊闌。
途無埋鼻熱,地有裂膚寒。
反國公復相,還家我問安。
如容陪驥尾,匪晚到余干。
去年度長淮,霜月照孤驛。
今年適異縣,香霧依禪寂。
人生幾冬至,南北均行役。
風枝無停號,遺句誦凄惻。
生男當門戶,墮地要膂力。
撫我謂我臧,誨我以文術。
寧知事大謬,木拱玄尚白。
百巧換千窮,只有不如昔。
曉燈離室暗,又踏它山碧。
行行重行行,風塵兒亦得。
日出湖山麗,寒銷草樹芳。
裙腰先蕙碧,粧額次梅黃。
目極綿綿道,心清細細香。
南枝春不淺,東閣興難忘。
萬物由造化,誰通天地心。
柴門閉濁暑,汗雨如滂淫。
便謂嶺外熱,四序常相尋。
露氣潤清曉,方知秋意深。
陸贄揮毫敏,廉頗仗鉞頻。
人言綏遠俗,吾念隔中宸。
虎落新軍睦,雞翹舊望親。
玉堂清夜直,學士固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