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隠堂
微風稍披凍,芳萌亦吐林。
百鳥感春陽,鉤辀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遙寫煩襟。
愛此堂下石,青潤挺瑯琳。
中坳貯清泉,測之不盈簪。
纖鱗候暖戲,寂歷自浮沉。
默視澹忘慮,白日為移陰。
人生本虛靜,垢濁無自侵。
忽為外物牽,至性不可尋。
于焉得所監,一洗塵中心。
微風稍披凍,芳萌亦吐林。
百鳥感春陽,鉤辀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遙寫煩襟。
愛此堂下石,青潤挺瑯琳。
中坳貯清泉,測之不盈簪。
纖鱗候暖戲,寂歷自浮沉。
默視澹忘慮,白日為移陰。
人生本虛靜,垢濁無自侵。
忽為外物牽,至性不可尋。
于焉得所監,一洗塵中心。
微風漸漸吹散了冰凍,芬芳的新芽也在樹林中吐露。百鳥感知到春天的暖陽,歡快地啼叫著。我拄著拐杖沿著城邊漫步,逍遙自在地排解煩悶的心情。我喜愛這堂下的石頭,它色澤青潤如美玉般挺拔。石頭中間凹陷處蓄著清泉,測量一下還不滿一簪的深度。小魚等候著溫暖的水流嬉戲,靜靜地在水中浮沉。我默默地注視著,淡泊地忘卻了憂愁,連太陽都移動了陰影。人生本來虛靜,污垢濁物不會自行侵入。忽然被外物牽絆,本性就難以尋覓。在此能得到借鑒,洗凈心中的塵埃。
披凍:吹散冰凍。
芳萌:芬芳的新芽。
鉤辀:形容鳥叫聲。
振策:拄著拐杖。
城曲:城邊。
煩襟:煩悶的心情。
瑯琳:美玉。
坳:凹陷處。
盈簪:滿一簪的深度。
纖鱗:小魚。
寂歷:寂靜。
澹忘慮:淡泊地忘卻憂愁。
至性:本性。
監:借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為官期間,在吏隱堂周邊看到春日美景,聯想到人生的虛靜與被外物干擾的狀態,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寧靜生活和本真自我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借自然之景感悟人生,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悟理。展現了詩人追求內心寧靜、不被世俗污染的精神境界,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一樓煙雨更橫江,吳越蒼山入混茫。
霽色未分無遠樹,潮聲初過有歸艎。
檐楹高處閑登眺,市井中間任迫忙。
日日癡兒了官事,暫時相賞試持觴。
章泉粥罷上松關,野逕田塍直復彎。
迫晚詩翁來款曲,同時坐客亦躋攀。
誰云身外無窮事,自是人間有許閑。
夢兀箯輿忘遠近,午風晴日已平山。
一山春雪見梅花,淥漲溝流浸草芽。
縱著峭寒雖較冷,不禁暄日便爭華。
游蜂未放迷深樹,回雁初歸泊淺沙。
步轉橫橋已孤絕,奈吹香處隔鄰家。
只宜鄉黨與州閭,天下英名不可居。
奮迅臨邊雖似壯,差池退隠實非疎。
紛紛雖滿庸人見,歷歷難逃識者書。
晚對匡山應自笑,卻將心事賦兵車。
嘆息經邦志,恢洪發大魁。
兩宮傳眷賞,諸老競招徠。
雨露銓衡際,風云史館開。
宗英圖一相,盛事卻生哀。
東南駐驆地,近歲少狂言。
誰謂長江上,又招遷客魂。
歸由徐穉舍,莽附阮孚墦。
寒日松風起,妻兒獨淚痕。
章泉分餉瓢泉酒,已洗牢愁萬馬空。
重拜書題如夏日,便開甕盎瀉春風。
時聞水石云山主,世數文章翰墨功。
且道歲寒梅雪好,僧窗閑有幾人同。
寂寞同州守,衣冠葬玉山。
國家遭禍變,臣子不生還。
異域城應在,中原路尚艱。
有孫才九品,本擬上朝班。
弭節高溪又一年,功名終古畫凌煙。
經筵星拱云霄上,言路風行雨露邊。
早達未應真勇退,晚成當不負臚傳。
叢生桂處秋光好,磅礴閑心且醉眠。
柳垂田水浸籬橋,月上蒼茫影動搖。
秋不為他人事改,時間徒自客魂銷。
歌聲感耳如何夕,酒力熏心匪一朝。
推枕覺來風四起,涼侵雙鬢發蕭蕭。
到眼交朋少,前頭師友多。
膠庠一騰達,臺閣合婆娑。
混跡談諧爾,成名字畫何。
隆興乾道舊,零落幾山阿。
平昔意翛然,閑吟肯自賢。
貧應聞苦節,學亦得心傳。
路滑籍溪上,草深云谷前。
何時奠雞酒,為滴到重泉。
霜簷明日曉晴天,忽有騷人到眼邊。
煮餠漫留尋舊話,烹茶還得寫新篇。
旅懷但且官天地,世道全憑酒圣賢。
回首山鳴鐘暮起,水浮橋外耿墟煙。
右學騰高第,掄才合策尊。
一心依日月,無力正乾坤。
插帶環宮陛,蕃宣復塞垣。
遺芳余慶在,猶記笑言溫。
當年丞相一登臨,酒畔崢嶸萬古心。
重整乾坤歸廟社,卻留歲月在山林。
荒尋野閣甘棠蔽,名占高臺峴首深。
見說治中新筑就,肯堂三嘆有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