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示銀杏兼簡林謙之
頭白經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
八年還作玉堂集,一笑真懷銀杏談。
敢說麕書譏聶北,聊因麟趾詠周南。
梅開更得珠園去,紅粟寒梢試一探。
頭白經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
八年還作玉堂集,一笑真懷銀杏談。
敢說麕書譏聶北,聊因麟趾詠周南。
梅開更得珠園去,紅粟寒梢試一探。
頭發花白在經筵上思緒散漫,暮年的我怎堪這漸漸衰頹的境遇。八年后又在玉堂任職著述,想起銀杏之談不禁會心一笑。不敢說像寫史書那樣譏諷聶北之事,姑且憑借《麟趾》來歌詠周南之德。梅花開放時更要到珠園去,探尋那寒枝上如紅粟般的梅花。
經筵: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漫覃:散漫。
骎骎(qīn qīn):馬跑得很快的樣子,比喻事業進展得很快,這里形容時光流逝。
玉堂:官署名,宋以后翰林院亦稱玉堂。
麕(jūn)書:《春秋》記載“叔孫得臣敗狄于咸,獲長狄僑如、虺、豹,皆殺之,以僑如之弟焚如歸。”因“僑如”之“僑”古作“麕”,故有“麕書”之說,這里泛指史書。
聶北:春秋時邢國地名。
麟趾:指《詩經·周南·麟之趾》,贊美貴族子孫繁衍、品德高尚。
周南:《詩經》國風之一,多寫婚姻、家庭生活。
紅粟:形容梅花像紅色的粟米。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頭白經筵”“八年還作玉堂集”可推測,詩人可能已到暮年,在翰林院任職多年,經歷了仕途的起伏,此時借銀杏與友人交流,抒發自己的感慨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銀杏之事,抒發暮年的人生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其特點是用典豐富,將個人情感與歷史文化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文學素養。
小院藥蘭新緒,舊樾漁磯未安。鵓鴣遲日更媚,櫻花正月猶寒。
別時猶記帶馀詼,夾轂風生滿面灰。屈指來年一二月,大姑含笑長孫來。
南山幽阻剩宜秋,飛蓋時臨最上頭。故國五云回首是,不須重起望京樓。
扁舟相送屬清和,別后東風又再過。善病馬卿猶宿昔,重臨黃霸定如何。三江有戍今仍肅,萬口成碑久更多。遺愛祠邊方畝地,年年生日滿笙歌。
分襟戀戀此高秋,九萬風云勢未休。有道譽歸賢太守,懷恩人滿古端州。寶符重向金門出,異績先從玉版留。最是圣朝資臥理,嶺南應更念遐陬。
天涯芳草翠連空,惟有寒燈相對紅。金粟光芒如向月,銀缸開謝肯隨風。赤城霞起明窗里,太乙星移絳帳中。忽憶炬蓮隨佩馬,十年恩寵向誰濃。
滔滔江漢古來并,判作支流勢亦平。直到山深出泉處,翻疑河伯望洋情。泥蛙鼓吹喧家弄,蠟鳳聲華滿帝城。太息風塵姚息抱,駟虬乘翳獨孤征。
一入班聯已素餐,更循資序即鴻磐。寸心何以獻天子,尺尾初傳榮講官。日下南船兼驛至,宵分宮燭數籌歡。親闈七箸今回首,旅食先嘗憑報難。
載酒江湖萬里游,萍蹤點點遍神州。何妨我輩同醒醉,孰與斯人共樂憂。風雨難摧當日夢,雪霜先白少年頭。遙聞高詠還相和,認是旗亭第一流。
城中萬枝木芍藥,姚黃一萼得春多。日日踏春渾坐此,人間無醉奈渠何。
眼眩初疑綠錦張,風回猶帶襪塵香。連堤費盡天孫巧,乞與行人臥夕陽。
朦朧推轂委耑征,無限傷心嘆我明。大老高謀惟避地,將軍妙策祇行成。輕弓短箭來胡馬,棄甲投戈走漢兵。誰使至尊虛拊髀,坐令談笑失周京。
樽酒南樓,黯然詞客,淺笑人語疏燈。暮云朝雨,驪曲不堪聽。屏上天香醉蝶,還廝守、惜別無聲。輕衣去,畫樓依舊,簾外月空明。青青。垂柳岸,游絲不系,枉說多情。看燕歸深巷,人滯孤城。念有天涯是處,春且住、休趁回程。閑窗下,冰心一片,吟望到殘更。
紫極騰軒曜,青春委蕣顏。云軿何處去,金殿幾時還。仗下編簫咽,陵中夜燭閒。六宮哀送返,疑是夢魂間。
伏惑雖然學圣流,難辭真慟到眉頭。獨形獨影空舟里,自說因緣自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