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與監務宋皋飲罷踏月觀燈用坡老儋州上元韻
賞心樂事巧相違,清坐持枚學數扉。
雁足不來空燕雀,鸰原何在嘆蟏蝛。
開懷對酒祛愁破,緩步看燈踏月歸。
萬里投荒真細事,頻年不得戲萊衣。
賞心樂事巧相違,清坐持枚學數扉。
雁足不來空燕雀,鸰原何在嘆蟏蝛。
開懷對酒祛愁破,緩步看燈踏月歸。
萬里投荒真細事,頻年不得戲萊衣。
賞心樂事總是不巧錯過,我安靜坐著像持杖計數門扉般無聊。盼著遠方音信卻始終沒有,兄弟離散只能空自嘆息。我舉杯暢飲驅散愁悶,慢慢散步看燈、踏著月色回家。被貶到萬里之外的荒遠之地也算小事,只是多年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
賞心樂事:能使人心情歡暢的事。
持枚:手持短棍,這里有百無聊賴之意。數扉:計數門扉。
雁足:指書信。古代有雁足傳書的說法。
鸰原:指兄弟。《詩經·小雅·常棣》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蟏蝛(xiāo wēi):一種長腳的小蜘蛛,這里形容孤獨寂寞。
投荒:被流放到荒遠之地。
戲萊衣:指像老萊子那樣穿著彩衣逗父母開心,代指孝養父母。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萬里投荒”可推測詩人被貶到荒遠之地,在元夕佳節,本應是賞心樂事之時,卻諸事不順,由此觸發了詩人對兄弟、對家人的思念以及自身境遇的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被貶后的孤寂、對親情的思念和不能盡孝的愧疚。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境遇下的真實心境。
春來不見故人來,及至來時春又回。花事旋隨風信了,獨留紅藥待君開。
明日送春江水邊,送君同上木蘭船。相思只擬頻相見,莫學春風動隔年。
五年軟紅里,不到贊公房。
笑我如老杜,無詩及海棠。
今來訪名友,得此占群芳。
為爾留春住,門前車馬忙。
所謂伊人,羊城之左,鱷蒲之傍。看五馬春行,層峰矗矗,雙幡夕指,漲海茫茫。鸚鵡群飛,荔枝初熟,絕勝江南櫻筍鄉。更堪羨,有巖花繞幾,桂酒盈觴。
興來搖筆琳瑯。則詞賦蘭臺獨擅場。記應阮同時,騷壇狎主,機云并駕,皇路高驤。白發詞臣,青山傲吏,政治文章兩不妨。相期切,惟月卿天老,清禁徊翔。
抗心希古,養素全真。
體之以質,彪之以文。
婆娑丘園,從容道德。
隱之彌曜,淵乎莫測。
觥觥清節,悠悠我思。
有道之碑,唯無愧辭。
我如秋蝶未忘情,對此寒花嘆此生。常愧老來親拄杖,看花不似蝶身輕。
芙蓉堂下水溟溟,老去難禁此段清。喚取王郎吹玉笛,愁來要聽水龍聲。
荒蒲亂葦簇人煙,指點江州一望間。惜取看人閑目力,琵琶亭上看廬山。
屯云塞望蔚青林,刻雪停空立皓禽。南渡長淮才一水,令人便起五湖心。
情智何嘗異,犬吠蛇自行。
終南的的意,日午打三更。
雙眉不皺樂平生,一?時能對客傾。
曉枕恰醒紅日上,篆爐未歇紫煙明。
畫橋貼水輕飛燕,綠牖依山靜囀鶯。
隨雨隨晴看天氣,緩扶筇杖繞園行。
暖云如粉,草芊綿、畫閣曉妝時節。鸞鏡初開,把春衫香裛。拋殘線帖。向柳外、聽鶯尋蝶。淺水溪橋,笑招女伴,桃根桃葉。
沙堤踏青步屧。盡風吹鈿朵,裙釵波濺,斗草平蕪,逞芙蓉雙頰。花鈴暗掣。早驚見、綠楊飛雪。報道春歸,海棠落盡,杜鵑啼歇。
桃花雙臉帶酥胸,
歌得霓裳玉樹高。
更道掌中能妙舞,
幾回腸斷五陵豪。
洲渚縱橫似水鄉,江樓面面看斜陽。
喚來小艇人爭渡,飛入閑云鳥不忙。
楓葉三叉紅似火,蘆花一壁白成墻。
煙波遠處榿林密,結個茅齋號讀莊。
燥發金丹柳泌誅,
長生妙藥已成虛。
穆宗心眼何昏惑,
不省張皋覆轍書。
不信人間有望夫,
雙雙對影在蓬壺。
說來痛哭賈生策,
不識此君點頭無。
陶潛經世人,志不關沮溺。
觀其詠春蠶,自視儕禹稷。
東皋日荷鋤,憂勤同運甓。
春風沂水情,孔顏宜命席。
江湖倦矣,剩琴邊詞賦。庾信愁多鎮吟苦。似么花病蝶,碎葉零蟬,苔影碧、涼透一簾絲雨。鳳簫聲未歇,替訴飄流,翠袖盈盈淚如許。煙外秣陵秋,瘦了斜陽,更瘦到、舊時鷗鷺。待畫壁、雙鬟唱黃河,怕酒醒天涯,斷腸金縷。
遙岑黛抹,放涼云飛入。樓角玲瓏畫簾碧。想一雙鶴守,三九天寒,纖月上、更有玉人吹笛。梅花開瘦了,悄點銀釭,粉筆些些白描格。官閣舊吟詩,老去何郎,問可有、綺懷消得。怕萼綠、華來夢如煙,但珠斗闌珊,翠禽啼夕。
懨懨人瘦,正愔愔天氣。滾滾年華送流水。任子規啼徹,丁巷泥深,花落也、還被東風催起。茫茫春去遠,疊疊春愁,漠漠春陰畫橋外。何處不天涯,難覓離痕,都化作、萬行清淚。聽玉笛、關山盡情吹,早泊鳳飄鸞,幾生萍寄。
墻頭青粉,盼玉人天遠。楊柳深深罨庭院。想蘭姨善戲,瓊姊偷呼,嬌欲墜、扶上困腰纖軟。秋千剛半晌,門外蕭郎,影事些些那回見。愁殺夕陽紅,愁鎖紅蕤,又紅出、小桃花面。怕飏下、羅裙彩云歸,便攏鬢兜鞋,教人腸斷。
昨宵無月,喚花魂難醒。云影低垂畫簾暝。待金刀剪破,玉斧修圓,開桂殿、端正一奩冰鏡。銀灣風露重,如此昏黃,綽約群芳晚妝靚。退了越羅裳,悄地姮娥,在那角、粉墻潛等。奈碧海、青天夜迢迢,怕半臂、輕寒獨眠人病。
料峭東風冷,吟朋聚一團。
鳥啼楊柳外,花放筆毫端。
杯里春長在,爐頭火不殘。
淺斟更低唱,風味莫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