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
君心如皦日,妾心似明月。永愿承清光,繄須嘆圓缺。
君心如皦日,妾心似明月。永愿承清光,繄須嘆圓缺。
九老唐賢形繪事,元豐今勝會昌春。
垂肩素發皆時彥,揮麈清談盡席珍。
染翰不停詩思健,飛觴無算酒行頻。
蘭亭雅集夸修禊,洛社英游貴序賓。
自愧空疎陪幾杖,更容款密奉簪紳。
當筵尚齒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
念昔多聞友,于今四紀強。
滯才君絆驥,叨命我循墻。
二月芳期近,三臺淑景長。
東郊望飛蓋,原隰有輝光。
瑞相雙刊玉,仁祠側布金。
輪蹄一道過,風雨二山嵚。
密蘚蒼緣壁,喬松秀出林。
村僧不可語,難問祖師心。
深谷彌千里,松陵北合流。
岸平迷晝夜,人至競方舟。
照月方諸泣,迎風弱荇浮。
平波無限遠,極目漲清秋。
桂魄騰車朱戶深,瑣寮珠箔夜沉沉。
慵聽北里吹竽燕,閑倚南樓擁鼻吟。
玉宇暗銷紅燭影,銀床斜轉碧桐陰。
金缾剩貯程鄉酒,留待龍交滿滿斟。
窈窕竹間路,清虛池上亭。
高情愛寂寂,終日玩青青。
汝水環近郭,箕山開畫屏。
知君于此興,極目送鴻冥。
圣孝攀慈范,神游冀少留。
重明緣積慶,陰德在貽謀。
制服從恩重,因山變禮優。
白云何處去,雪涕望嵩丘。
莫逆論交司馬丈,君心知我我知君。
同謀同道殊無間,一死一生今遂分。
八十衰翁如槁木,一千余日是殘曛。
前途若有相逢處,尚以英靈解世紛。
暫御飚輪謁冕旒,卻思揮袂揖浮丘。
日邊已奉崆峒問,塵外還隨汗漫游。
玉座榮頒天藻麗,石橋危過雨苔秋。
吾皇清浄延高蹈,云水無心本自由。
不睡還烹北苑茶,寒燈落盡適未花。
夜深雨過山形出,天靜云空月色佳。
且喜僧窗晴似晝,莫論人世事如麻。
況陪支許皆能賦,豈厭留詩在碧紗。
燕川東北孔山西,借車直渡馬頭溪。
農樵引路津不迷,行行引上青云梯。
回頭不視林木低,谷風冷冷山鳥啼。
巖隈泉甘土仍肥,昔人于斯卜幽棲。
春深芝術生新荑,采芝茹術希夷齊。
諸公共游不知疲,長吟吐氣如虹蜺。
水演石上寫此詩,手拭蒼蘚腳踏泥。
冒寒履險不憚辭,勉欲繼踵前賢題。
東溪伊水東,溪水丘溶溶。
兩槳夷猶去,雙鳧上下逢。
余波通洛浦,倒影浸嵩峰。
荷動聞魚躍,沙平見鶴蹤。
島蒲森劍戟,岸柳亞虬龍。
并載惟禪客,隨觀有牧童。
風傳櫂謳遠,露濕釣蓑濃。
不是迷津處,何煩問老農。
四個老兒三百歲,當時此會已難倫。
如今白發游河叟,半是清朝解綬人。
喜向園林同燕集,更緣樽酒長精神。
歡言預有伊川約,好作元豐第四春。
老臣為感圣恩殊,趣治輕裝覲帝居。
錫宴便藩親鳳扆,賜章重疊捧龜書。
康時有志才終短,報國無功術已疎。
身在洛陽心魏闕,愿傾丹懇上公車。
路出煙村俗駕少,江天落莫憎寒威。
依依壺嶠草樹變,藹藹海門煙火微。
日腳下時一雁度,風頭起處雙鴉歸。
卻擁殘爐撥灰坐,冷煖世途空險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