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五二
寒毬格雖下,春事亦可尋。
故園少見之,花葉均來禽。
芳蓓暖苞玉,半腮紅淺深。
與客屢清賞,只恐風雨侵。
寒毬格雖下,春事亦可尋。
故園少見之,花葉均來禽。
芳蓓暖苞玉,半腮紅淺深。
與客屢清賞,只恐風雨侵。
寒毬花格調雖不高,但春天的氣息也能從中找尋。故鄉很少見到它,花和葉子都類似來禽。芳香的蓓蕾像暖玉般的花苞,半面的花瓣紅有淺有深。我和客人多次在此清雅地欣賞,只擔心風雨會來侵擾。
寒毬:一種花。
來禽:即林檎,又名花紅,北方稱沙果。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題《山居雜詩九十首》推測,是詩人在山居生活時所作,展現其山居時對周邊自然景色的細致觀察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寒毬花展現春日之美,突出特點是觀察細致、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山居生活的閑適和對自然的熱愛。
楚臺云起遠,漢苑雨來微。曉濕宮城旆,寒沾陛楯衣。溝中隨葉墮,爐畔帶煙飛。坐詠西清暇,君王召對稀。
裊裊春風響佩環,頓驚鶯語度重關。幾番花信年光老,錯覓銜泥舊燕還。
赤日西沉夜漸涼,茅青成片逐風香。陌阡委曲沿蕪草,丘壑高低借月光。明滅螢星飛莽壟,稀微燈火爍農莊。蟲歌蛙鼓相隨送,一路推敲入韻章。
放鶴仙人不可招,斷河殘月夜聞簫。別來欲問春消息,花落西泠第二橋。
夫差臥薪日,勾踐嘗膽時。人生各有志,況乃身踐之。寧知姑蘇鹿,巳與西施期。空令千載下,痛恨于鴟夷。
樓臺倒影浸虛泓,嘉樹擎寒不盡青。何日過橋分半景,傍云同筑草玄亭。
異時忘言人,馬鬣今宿草。生平不如意,欲伴寒木槁。遂令藜莧腸,更盡組繡巧。三年對空案,誦子詩可飽。從來文字工,不解顏色好。相逢期后身,再訪西院老。
振衣山畔寺,載酒寺邊樓。笛散千峰雨,砧傳萬井秋。地因邀月勝,人擬御風游。不盡蕭森氣,寒江正北流。
吳門昔有隱君子,家住洞庭山上頭。詩律深嚴唐句法,衣冠典雅晉風流。閒看白鹿眠深草,時許沙鷗近釣舟。萬事從今總零落,獨馀明月照荒丘。
蓬萊閣前春水生,丹邱之鳳雙飛鳴。滄波照見云錦色,碧落散作簫韶聲。豈無仙人下刷羽,亦有隱者來濯纓。池上于今望吾子,一曲陽春歌太平。
才華落落共稱賢,闕里衣冠奕世傳。明日馳心千里外,何時聚首五云邊。停鞭謾酌青尊酒,看劍重歌白雪篇。相府平安遙致問,秋風旅雁正翩翩。
勝境不可得,生綃馀舊圖。丹青初彷佛,塵土半模糊。蝴蝶飛疑去,波濤折轉無。良工今豈有,為爾一長吁。
因見落花心覺悟,薄羅襟上淚痕乾。容顏縱似花枝好,能得君王幾日看。
土曠深耕少,江平遠釣多。生平皆棄本,金革竟如何。
幽人夜不眠,松下倚寒石。秋月落江潭,千里堪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