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道中
月樞殘白伴征輪,雪嶺蕭蕭久墊巾。
此去崤函天設險,古來京洛地多塵。
翠含山氣猶疑夜,紫動林梢已放春。
自笑衰翁應分定,寵光行役兩平均。
月樞殘白伴征輪,雪嶺蕭蕭久墊巾。
此去崤函天設險,古來京洛地多塵。
翠含山氣猶疑夜,紫動林梢已放春。
自笑衰翁應分定,寵光行役兩平均。
月亮殘缺發白,陪伴著遠行的車輪,在落滿雪的山嶺中,我戴著頭巾,任寒風呼嘯。此去崤山和函谷關,是天然的險要之地,自古以來京城洛陽一帶就多紛擾。山上的霧氣泛著翠色,還讓人以為是夜晚,林梢透出紫色,春天已經來臨。我自嘲這衰老之人命運已定,恩寵和奔波勞碌也算是平衡了。
月樞:指月亮。殘白:指殘月發白。征輪:遠行的車輪。
蕭蕭:形容風聲。墊巾:頭巾被風吹得下垂,這里指在風雪中趕路的樣子。
崤函:崤山和函谷關,地勢險要。
京洛:指京城洛陽。
分定:命運注定。
寵光:恩寵。行役:指因公務而跋涉在外。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前往崤函一帶的旅途中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但也有一定紛擾的時期,詩人因公務出行,在旅途中感慨自身命運和旅途見聞。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旅途和命運的感悟。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將旅途景色與個人情感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人生態度。
單于朝,流沙暨。天降康,神樂只。
坐法宮,圣天子。稽唐虞,制六藝。
屬大儒,明古義。金支張,玉帛制。
告太平,備昭事。天馬徠,渥洼至。
朱鳥徠,翔九陛。愿壽公兮報公治。
訪戴溪長近若耶,金庭雪對赤城霞。
沼從鵠舉添蕭索,峰似鸞翔解嘆嗟。
每愛林間百種蝶,難忘竹外四時花。
剡川圖上他年指,獨秀山前是我家。
天上登云寺,人間白拒霜。
山僧方宴坐,魔女不施粧。
玉色寧非韻,冰姿不受香。
須當和月看,夜宿贊公房。
三峰擁中州,二水俱北匯。狀如吸川鯨,有屋負鯨背。
主人頌酒德,量與劉阮對。會令百川流,入我三尺喙。
回視甕間人,無乃真鼠輩。天風駕鯨波,風靜水可愛。
想當持翠螺,時依太白酹。爾曹固何知,此意有君在。
水繞青山寺,人攜白玉觴。
晴春方爛漫,醉眼自微茫。
舟穩欺風軟,杯深送日長。
誰家載歌管,紅袖立斜陽。
閻閭苦貧病,皂隸亦饑愁。
入夜聲尤急,連山勢未收。
無言閑麈尾,有意念刀頭。
獨酌難成醉,空干瑤玉舟。
野岸漲流水,名園紛雜英。
旭景冠蓋集,清談尊酒傾。
重此臺省秀,駕言江海行。
已喜懷抱粹,況推材實精。
眾許極髙遠,時方藉經營。
詎止富中廩,固將澤東氓。
還當本朝用,不待芳歲更。
功名自茲始,勿嘆華髪生。
青衫老吏骨亦臞,身游魏闕心江湖。
眼看白髪不勝數,夢繞故鄉何日無。
況我攜家得官舍,背水開門故墻下。
不見湖光意闕然,欲喚歸舟心未暇。
一聞羞處令人羞,人生如此當何求。
春動飛來屬玉起,無人貌得河中洲。
我生嚼蠟元無味,鮑謝詩高心獨畏。
西風長怨草蟲秋,自笑酸寒溧陽尉。
北風卷地天漫漫,長空下舞十翔鸞。
天公吹絮作飛雪,大匠琢玉成群山。
群山南來西北折,走如連環斷如玦。
接天朝同一色云,映水夜伴中宵月。
誰知三千大千界,有此九十九峰雪。
人間未見固難名,天上有之那可說。
老夫才盡晚益繆,筆力應無此雄杰。
徐煕著色豈可畫,大年小景不足悅。
誰當貌此一段奇,留與高堂洗炎熱。
當年蠻錦織梅花,此日蒼藤立暝鴉。
白水碑殘猶結客,潁州兵亂已無家。
何年有客常留劍,舉世知誰可押衙。
我一舉杯澆馬鬛,更從底處問侯芭。
未央宮闕轉光風,誰識蕭何第一功。
禁殿潮連銀海闊,御樓霞似赤城紅。
舊來雙舄飛翻處,今在春秋贊祝中。
自此翔麟駕君輦,試從紫陌看方瞳。
為人疏懶自天真,從宦區區本為貧。
尚恨有情難學道,正緣無事不隨人。
腥咸連日逢河伯,擊拍終宵困黍民。
樂靜愛閑吾得計,何須更問要涂津。
飽食枕方便,過午茶未杵。
撥火理殘香,倚窗翻故楮。
尋我東墻隅,枝筇散腰膂。
朔風寒蕭蕭,修竹靜楚楚。
枝頭雪猶在,秀色乃如許。
竹固不受寒,豈但不受暑。
老翁日日來,相期伴君語。
誰能與俗人,昵昵作兒女。
曉色明龍闕,金爐近御床。
黃簾猶卷月,清蹕已鳴霜。
海宇無兵革,公師在廟堂。
但聞宮樹鳥,日日囀朝陽。
交流苕霅轉城闉,尚想汀洲詠白蘋。
擇勝已居蓮社界,歸耕恰及杏花春。
雕胡映盌抄云子,鲙縷堆盤破玉鱗。
鮭菜腥咸何足道,未應回首海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