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
已伴傳書燕,休隨匝樹鴉。
春鳴變高柳,暮散落余花。
格磔林煙迥,啁啾觀月斜。
寧同七十二,鎮(zhèn)在莫愁家。
已伴傳書燕,休隨匝樹鴉。
春鳴變高柳,暮散落余花。
格磔林煙迥,啁啾觀月斜。
寧同七十二,鎮(zhèn)在莫愁家。
你已陪伴著傳書的燕子,就別再跟著繞樹的烏鴉。春天在高高的柳樹上啼鳴,傍晚伴著飄落的殘花。在林間煙靄中發(fā)出格磔聲,在斜月之下啁啾不停。怎能夠像那七十二只鳥,長久地待在莫愁家中。
傳書燕:指能傳遞書信的燕子,常象征傳遞信息。
匝樹鴉:繞樹飛的烏鴉。匝,環(huán)繞。
格磔(zhé):象聲詞,禽鳥的鳴聲。
啁啾(zhōu jiū):形容鳥叫聲。
七十二:這里可能指某種特定數(shù)量的鳥。
莫愁家:莫愁是古代傳說中的女子,這里泛指富貴人家。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看到世間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借幽禽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這首詩以幽禽為主題,通過對幽禽生活的描寫,展現(xiàn)其獨特品質,表達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在文學上,體現(xiàn)了詩人借物抒情的創(chuàng)作手法。
山城枕江流,梵剎云中起。鐘鳴萬戶開,人在蓮華里。
今朝且不戴花冠,非為梳頭怕曉寒。最是稱心清絕事,幅巾風度雪中看。
荏冉還家子念寬,閑居萬事總承歡。欲撝曦馭池重浴,肯任春光指一彈。園蓛供甘林筍紫,庭花迎笑海榴丹。朝朝問寢華堂啟,寶鴨祥煙出畫闌。
大塊鼓噫氣,眾竅為怒號。予口實興戎,縱橫變離騷。顧盻無四海,遑能媚其曹。泰山郁嵯峨,黃河流滔滔。丈夫無死生,萬物等鴻毛。
此日尚相伴,黃花洵有情。任從風脫葉,我自愛孤馨。將恐戶扉閉,料量庭月清。披衣起靜夜,欲撫琴難鳴。
雒陽牡丹面徑尺,鄜畤牡丹高丈馀。世間尤物有如此,恨我總角東吳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見輒謂無。周漢故都亦豈遠,安得尺箠驅群胡。
江上微風漸似秋,荷衣初曳木蘭舟。云光乍送千家雨,海氣時披五月裘。兩岸山青蕓閣遠,一聲猿嘯竹林幽。誰人酒罷還登眺,檀板秦箏到上頭。
訪客淹芳地,張筵愜賞心。聽簫疑有鳳,看石似棲林。風轉生涼吹,云流度薄陰。主人留片月,延我夕杯深。
嘅昔南州士,空傳孺子名。自甘貧且賤,托慕圣之清。直答農(nóng)功問,遙將絮酒行。德音遺郡牧,隱節(jié)與邦程。墓寄千林冥,湖虛一鏡明。悠悠懷古恨,讀盡曲江銘。
石橋夕照斷行人,一讀殘碑一愴神。七尺當年捐報主,二心千載愧為臣。英魂赤日遙相映,俠氣寒霜尚可親。三躍未酬吞炭苦,祇令懷古淚沾巾。
白日登高不掩扉,從教塔影送斜暉。入門遇得英靈子,卻怪山僧緩緩歸。
泥滑滑,泥滑滑,脫了繡鞋脫羅襪。前營上馬忙起行,后隊搭駝疾催發(fā)。行來數(shù)里日已低,北望燕京在天末。朝來傳令更可怪,落后行遲都砍殺。
飄零天不管,斷紅浪跡,看取兩眉秋。朔風凄鬢影,一桁簾衣,似水漾銀鉤。柔腸自怯,倚倦笛、欲訴還休。將向時、蝶恩鶯怨,悄倩淚痕收。歡游。云簾香膩,月榭燈昏酣,盡平生禁受。爭奈自、明朝須去,今夕難留。匆匆聚散成哀樂,引翠觴、拚卻扶頭。流戀處,遙更催徹雞籌。
東去春潮到驛門,半江風雨近黃昏。自來知己難為別,不是殷勤戀酒樽。
乞食歸來坐暝鴉,譚經(jīng)每到白牛車。東風柳絮吹晴雪,猶想天宮酌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