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太尉被召歸覲
漢廷擇日筑韓壇,綠詔連催覲帝關。
十乘元戎方叔貴,九天鳴鼓亞夫還。
袍薰瑞氣蔥蔥外,仗入清塵九九間。
好為君王言敵事,早將功業勒燕山。
漢廷擇日筑韓壇,綠詔連催覲帝關。
十乘元戎方叔貴,九天鳴鼓亞夫還。
袍薰瑞氣蔥蔥外,仗入清塵九九間。
好為君王言敵事,早將功業勒燕山。
漢朝朝廷選定日子要為韓信筑起拜將壇,如今圣上的詔書接連催促您進京覲見。您率領眾多車馬,如方叔般尊貴,又像周亞夫一樣在軍中聲名遠揚后班師回朝。您的衣袍沾染著祥瑞之氣,儀仗進入宮廷的重重門禁。希望您能好好地為君王講述邊疆戰事,早日建立功業刻石于燕山上。
筑韓壇:指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之事,這里借指朝廷重用人才。
綠詔:皇帝的詔書。
元戎:主將。
方叔:周宣王時的賢臣,曾奉命南征北伐,立下赫赫戰功。
九天:指宮廷。
亞夫:即周亞夫,西漢名將,治軍嚴謹。
薰:沾染。
九九間:形容宮廷門禁重重。
勒燕山:指在燕山上刻石記功,表達建立戰功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朝廷重視軍事人才,王太尉可能因軍事才能和功績被朝廷召回京城覲見皇帝。詩人寫下此詩,既表達對王太尉的贊美,也反映出當時朝廷對軍事將領的倚重。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王太尉并表達期許。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增添詩歌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人們對將領建功立業的期望。
世祿三朝壓鳳池,杜陵公子漢庭知。
雷封始賀堂溪劍,
從軍莫厭千場醉,即是金鑾寵命時。
蓬瀛簪笏舊聯行,紫極差池降寵章。
列國山河分雁字,烽戍悠悠限巴越,
佇聽歌詠兩甘棠。
汗漫東游黃鶴雛,縉云仙子住清都。
三元麟鳳推高座,若為失意居蓬島,鼇足塵飛桑樹枯。
十地嚴宮禮竺皇,栴檀樓閣半天香。
祇園樹老梵聲小,何年七七金人降,金錫珠壇滿上方。
伏波恩信動南夷,交趾喧傳四瑞詩。
燕鼠孕靈褒上德,
盡寫流傳在軒檻,嘉祥從此百年知。
近來詩思清于水,老去風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門戶,錦衾深愧卓文君。
金碧高層世界空,憑蜺長嘯八蠻風。
橫軒水壯蛟龍府,不堪懷古勞悲笑,安得鵬摶顥氣中。
金欄白的善??zC,
雙鳳夜伴江南棲。
十洲人聽玉樓曉,
空向千山桃杏枝。
子晉鸞飛古洛川,
金桃再熟賀郎仙。
三清樂奏嵩丘下,
誰能白晝相悲泣,
太極光陰億萬年。
螺亭倚棹哭飄蓬,
白浪欺船自向東。
楚國蕙蘭增悵望,
棄置侯鯖任羈束,
不勞龜瓦問窮通。
郟鄏妖興炎漢衰,先生南國臥明夷。
鳳凰屢降玄??禮,千年壟樹何人哭,寂寞蒼苔內史碑。
煙雨南江一葉微,
松潭漁父夜相依。
斷沙雁起金精出,
無因得似滄溟叟,
始憶離巢已倦飛。
常思劍浦越清塵,豆蔻花紅十二春。
昆玉已成廊廟器,
好向昌時薦遺逸,莫教千古吊靈均。
水護星壇列太虛,
煙霓十八上仙居。
時人未識遼東鶴,
桃花谷口春深淺,
欲訪先生赤鯉魚。
崆峒一派瀉蒼煙,
長揖丹丘逐水仙。
云樹杳冥通上界,
已判猿催鬢先白,
幾重灘瀨在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