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山城望京邑
子牟懷魏闕,陳咸思帝城。他鄉豈不美,吾土樂所生。
況復撫凋節,憑高懷上京。山川不可見,蔥鬰凝神縣。
紫氣抱關回,玉斗侵城轉。負羽長楊獵,撞鐘平樂宴。
高冠照華蟬,英俊皆比肩。朝奏主父牘,夜召賈生賢。
五侯交薦幣,諸公亟為言。我生流離極,十年悲去國。
葉愿洛陽飛,魚寧武昌食。當棄關下符,一對危言策。
子牟懷魏闕,陳咸思帝城。他鄉豈不美,吾土樂所生。
況復撫凋節,憑高懷上京。山川不可見,蔥鬰凝神縣。
紫氣抱關回,玉斗侵城轉。負羽長楊獵,撞鐘平樂宴。
高冠照華蟬,英俊皆比肩。朝奏主父牘,夜召賈生賢。
五侯交薦幣,諸公亟為言。我生流離極,十年悲去國。
葉愿洛陽飛,魚寧武昌食。當棄關下符,一對危言策。
子牟心懷朝廷,陳咸思念帝京。他鄉并非不美,可我更愛故鄉。何況正值歲暮,登高懷念京城。山川阻隔看不見,思緒凝于帝鄉。紫色云氣繞關回,北斗星斗映城轉。有人在長楊宮帶箭狩獵,有人在平樂觀撞鐘赴宴。高官們冠上華蟬閃耀,英才濟濟并肩而立。早上呈上主父偃那樣的奏牘,夜里便如賈誼般被召見。五侯紛紛以財禮推薦,諸公急切為之美言。我一生流離到極點,十年悲嘆離開故國。愿如落葉飛向洛陽,哪愿像魚只在武昌吃食。我要扔掉關下符信,去呈獻直言的策論。
子牟懷魏闕:子牟,戰國時魏公子,曾言“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魏闕,指朝廷。
陳咸思帝城:陳咸,西漢人,曾多次上書言事,思念長安。
撫凋節:指歲暮時節。
上京:指京城。
神縣:指京城所在之地。
紫氣:紫色云氣,古人認為是祥瑞之氣。
玉斗:北斗星。
負羽:帶著箭。長楊:長楊宮,漢代宮殿名。
平樂:平樂觀,漢代宮殿名。
高冠照華蟬:高冠,高官的帽子;華蟬,冠上的裝飾。
主父:主父偃,西漢人,以上書言事得武帝賞識。
賈生:賈誼,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被漢文帝召見。
五侯:泛指權貴。薦幣:以財禮推薦。
關下符:出入關卡的憑證。
危言策:直言的策論。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身處他鄉,歷經流離之苦,看到他人在京城的得意,從而懷念京城,渴望回到朝廷施展抱負,在此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京城的向往和自身的流離之悲。特點是用典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朝廷的關注,反映當時文人的心境和抱負。
御史非常任,參軍不久居。待君遷轉后,此職還到余。
高明者,溫州瑞安人。以春秋中,大元至正乙酉第,授處州錄事,后改調浙東閫幕都事,轉江西行臺掾,又轉福建行省都事。方國珍留置幕下,不從,旅寓明州櫟社,以詞曲自娛。因感劉后村之詩“死后是非誰管得,滿村爭唱蔡中郎”之句,乃作《琵琶記》。有王四者,以學聞,則誠與之友善,勸之仕。登第后,即棄其妻而贅于太師不花家。則誠悔之,因作此記以諷諫。名之曰《琵琶》者,取其上四“王”字,王四云耳。元人呼牛不花,故謂之牛太師,而伯喈曾附董卓,乃以之托名也。高皇帝微時,嘗奇此戲。及登極,召則誠,以疾辭。使者以記上進。上覽之曰:“五經四書在民間,譬諸五谷,不可無;此記乃珍羞之屬,俎豆之間,亦不可少也。”于是捕王四置之極刑。或曰:東嘉初以伯喈為不忠不孝,夢伯喈謂之曰:“公能易我為善,行當有以報公。”遂以全忠全孝易之。東嘉后果發解,未知然否。后卒于寧海,時陸德旸以詩哭之曰:“亂離遭世變,出處嘆才難。墜地文將喪,憂天寢不安。名題前進士,爵署舊郎官。一代儒林傳,堪入史刊。”
中元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中。 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第一號曰為太子,四為后宮五天樞。 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一太一當門路。 左樞右樞夾南門,兩面營衛一十五。 上宰少尉兩相對,少宰上輔次少輔。 上衛少衛次上丞,后門東邊大贊府。 門西喚作一少丞,以次卻向前門數。 陰德門里兩黃聚,尚書以次其位五。 女史柱史各一戶,御女四星五天柱。 大理兩星陰德邊,勾陳尾指北極顛,勾陳六星六甲前。 天皇獨在勾陳里,五帝內坐后門是。 華蓋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華蓋形。 蓋上連連九個星,名曰傳舍如連丁。 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內階左天廚。 階前八星名八谷,廚下五個天棓宿。 天床六星左樞右,內廚兩星右樞對。 文昌斗上半月形,稀疏分明六個星。 文昌之下曰三師,太尊只向三公明。 天牢六星太尊邊,太陽之守四勢前。 一個宰相太陽側,更有三公向西偏,即是玄戈一星圓。 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樞精, 第二第三璇璣星,第四名權五玉衡, 開陽搖光六七名,搖光左三天槍明。 天理四星斗里暗,輔星近著開陽淡。
笛聲陣陣因風送,老天涯,一聲入破偏凄切,落梅花。 雕盤處,千山黑雪,馬嘶外,萬里黃沙。算春宵歸夢,好還家。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謾言生險浪,豈爽見安流。 泛去星槎遠,澄來月練浮。滔滔對離酌,入洛稱仙舟。
讀書人去剩荒臺,歲歲春風長野苔。 山上桃花紅似火,一雙蝴蝶又飛來。
遠觀山色,年年依舊如新,近視人情,漸漸不同往日。 詩朋酒友,日會三千,知己心人,百無一二。 花開兮,蝴蝶至,人困兮,親戚疏。 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 自跌倒,自爬起,靠人扶,都是假。 親戚朋友,說的是隔山話。且挨過三冬四夏,暫受些此痛苦,雪盡后再看梅花。
章句飄飄續小山,古風蕭瑟筆追還。 海鵬共擊三千里,鐵馬同歸十二閑。 功業會看鐘鼎上,聲華已在縉紳間。 他年記憶憐衰老,為報西川引一班。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隴底嗟長別,流襟一動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吳波深處波聲急。欄干下瞰魚龍宅。江北與江南。斜陽山外山。十洲三島地。夢里身曾至。今日醉危亭。神仙邀我盟。
半生習氣,被風霜、銷盡頭顱如許。七十年來都鑄錯,回首邯鄲何處。杜曲桑麻,柴桑松菊,歸計成遲暮。一樽自壽,不妨沈醉狂舞。 休問滄海桑田,看朱顏白發,轉次全故。烏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壞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調,墮淚真兒女。興亡一夢,大江依舊東注。
青衫華發,對風霜、倚遍危樓孤嘯。惡浪平波,看盡世間多少。忘卻金閨故步,都付與、野花啼鳥。只自笑。悠悠心事,無人知道。 擾擾世路紅塵,看銷盡英雄,青山亦老。宇宙無窮,事業到頭誰了。高樓一聲書角,把千古、夢中吹覺。天欲曉。起看蕊梅春小。
自憐翠袖,向天寒、獨倚孤篁吟嘯。半世虛名,孤負白云多少。欲問梅翁舊約,怕誤我、沙頭鷗鳥。時一笑。行行且止,人間蜀道。休怪歲月無情,嘆塵世浮生,閑忙閑老。待趁黑頭,萬里封侯都了。今古勛名一夢,聽未徹、鈞天還覺。羌管曉。樓角曙星稀小。
正淡煙疏雨,梅子黃時,清和天氣。阿母當年,暫輟瑤池會。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際。恰與瞿曇,同時共日,降人間世。 裼寢開祥,斑衣祝壽,一種靈椿,兩枝仙桂。滿引玻璃,且向今宵醉。待看階庭,藍袍交映,奉板輿游戲。到得蟠桃,熟時歸去,已三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