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泉山中
空山惟習靜,身世兩相捐。春草芳夕渚,風潭鳴暗泉。云清獨鶴夢,月照幽人眠。永夜結霞想,長吟待曙煙。
空山惟習靜,身世兩相捐。春草芳夕渚,風潭鳴暗泉。云清獨鶴夢,月照幽人眠。永夜結霞想,長吟待曙煙。
簇簇峰巒遍四圍,神僊舊隱嘆今非。
溪中不見金沙出,山外空驚白鶴飛。
石上瀑泉清照眼,竹間嵐氣冷侵衣。
王簫聲斷人何處,千古煙云鎖翠微。
漸老猶奔走,風埃過范村。
嶺寒催馬疾,村晚待鴉喧。
世路窮迷久,人情應接繁。
淵明吾所慕,高意在田園。
葉落不隨群,花開亦趁春。
初包蓮蕊白,半折粟文皴。
蜂蝶遙相笑,兒童冷不親。
華丹君勿責,勁直在吾身。
天地何曾著兩雄,蟄龍飛去有冥鴻。
北辰夜動雙懸象,南浦秋歸一釣篷。
自昔何人繼高躅,至今茲地仰清風。
悲涼古意誰能盡,落日江山醉眼中。
暑濕臥南窗,將夕暴雨作。
綠樹暗蒙蒙,流泉鳴鑿鑿。
黔突茍幸足,心靜本無樂。
夜半長風號,江流應更惡。
在昔金池藏,遠自朝鮮來。
缽中黃松實,散向庵前裁。
迨今幾百年,已出白云堆。
瑩潤孔翠質,夭矯蒼龍媒。
五岐媚夭葩,繁日半山開。
秋風黃莆拆,玉粒謝徂徠。
我語九華人,為我乞條枚。
還令古師意,長對清冷臺。
師子山云漠漠,越來溪水悠悠。
鐘到客船未曉,月和漁火俱愁。
咫尺橫塘古塔,連綿芳草長洲。
一老翛然自在,時時來系扁舟。
鄙性不嗜飲,不知酒中樂。
古人能閉關,此興應可度。
形骸委物外,寵利安能薄。
何為攘臂人,喧卑同燕雀。
朝揮百神王,夕引群憂涸。
疇昔二三公,逃死向杯杓。
我樂不在是,陶然造沖漠。
子當劇醉時,相訪南山腳。
鶴馭已歸三十春,至今重閣無纖塵。
蟠桃誰知天上事,白骨不駐城中人。
門外江流似平昔,林間鳥雀空悲辛。
當時留侯強辟谷,黃石老翁悟終身。
白兔觀邊仙路長,華林修竹到南莊。
比鄰雞犬易過屋,適意琴書動滿床。
目斷鹡鸰分漢節,心隨鴻鴈極天潢。
欲移畫舸遙相訪,正恐田家五月忙。
平日并游客,老來相見稀。
窮山忘我日,丹旐愴君歸。
云水野情在,風埃人事非。
不知九泉下,誰與欵談圍。
余不衣冠故吾里,上下三吳一谿水。
方山峨峨出清泚,野翁卜筑當山趾。
春氣來自楊桞始,不待葩華著桃李。
蓮生半卷未猒眼,已在紅蕖明鏡里。
秋風瑟瑟最先至,千里蒼煙接山起。
車聲馬足不得到,無悶主人方隱幾。
想見野翁形氣古,少年詞華奮瓌瑋。
春秋八十尚不倦,一篇一詠無余晷。
有材無用古所嘆,知命不憂方可喜。
神完貌固得所養,從來軒冕如糠粃。
嗟余跋疐亦可鄙,老向江南治蓬藟。
隱身齊山絕人跡,獨與白云同作止。
白云無心歸故山,故山自與野翁閑。
聊上南岡一引領,落日已在桑榆間。
醉翁亭記醉翁堂,遠取瑯邪近費鄉。
高世雄文刊翠琰,老山孤干負虹梁。
左鄰鼇海三神島,西倚儒宮數仞墻。
雖愧篆工非墨寶,英辭終與借輝光。
之罘之碑何所刻,昔者秦人紀秦德。
風鎪日鑠斷璞昏,雨暴冰殘老龜坼。
微芒遺字三四行,容易歷年千五百。
文詞事實可考求,賴有子長修簡策。
始皇末年氣益矜,輕視天下夸功名。
玉墀金戶厭宮殿,不遠萬里為游行。
鼓鐘帷帳不移徙,所至毫發皆如情。
溫寒凊暑回造化,絕深度險安經營。
徐市盧生巧窺測,浪語神仙致君惑。
東巡亟欲見三山,從此海壖來轍跡。
神仙杳邈不可攀,六龍回首滄波碧。
從臣無以慰躊躇,請陳勛業刊諸石。
高文大句如形容,將以榮耀傳無窮。
銀鉤玉箸勒未久,變故恍惚如飄風。
人心恚望鬼神怒,滈池神怪俄符同。
禍秦非胡日在國,長城未畢咸陽空。
空遺此石蒼崖里,萬古悠悠辨終始。
雖然篆刻半缺訛,至今不得藏虛美。
世人往往愛瑰奇,蠟澤松煙印之紙。
覽觀莫不哀所為,豈獨玩焉而已矣。
群山駕肩東南傾,平湖照眼正中明。
上人置亭倚絕??,寶云拂樹當前楹。
春陽未徹地先暖,秋景欲下風已清。
衰才不足道佳景,聊書叢翠為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