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逍遙閣
松杉閟琳宮,仙君朝帝所。
神風故靜默,人間漫今古。
地靈驅鳥雀,磬聲肅壇宇。
倚檻夕陽間,云山認歸路。
松杉閟琳宮,仙君朝帝所。
神風故靜默,人間漫今古。
地靈驅鳥雀,磬聲肅壇宇。
倚檻夕陽間,云山認歸路。
松杉遮蔽著道觀,仙君前往天帝的居所朝拜。神奇的風安靜無聲,人間歲月卻在隨意流轉。此地靈秀,連鳥雀都被驅離,磬聲讓壇宇顯得莊嚴肅穆。我倚靠在欄桿上,在夕陽中辨認著云山間回家的路。
閟(bì):遮蔽,關閉。
琳宮:神仙居住的宮殿,這里指道觀。
朝帝所:前往天帝的居所朝拜。
漫:隨意,不受拘束。
地靈:指此地靈秀。
肅:使……肅靜。壇宇:道觀的殿堂。
倚檻:倚靠欄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道觀時,被道觀的神圣莊嚴和周圍清幽的自然環境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人們對宗教和自然有著一定的尊崇和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逍遙閣及周邊的神圣清幽之景,展現出超凡脫俗的意境。其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語言古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的審美情趣。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不知明月照黃昏,步步踏瑤琨。誰憐東郭先生苦,偶行吟、露出鞋跟。莫笑孫康,讀書相映,不復問饔餐。
天上張公子,名家更好修。文章虹貫日,意氣鶚橫秋。桃李春風發,桑榆晚景收。丹心猶自在,素業未容休。黃卷堆胸次,青云出筆頭。小迂蓬島步,聊作嶺南游。穩口開三語,平心活一州。陰功終有報,會見襲封侯。
汪子飲我酒,日落南城樓。百語無一歡,相對如羈囚。羈囚豈所懷,辛苦難自由。失婦古云悲,況子罹重憂。酒半掩袂起,涕泗咽在喉。四時各有稟,胡為得其秋。天地尚憯憺,子也復何尤。
一瓣瞻祠像,形癯道自腴。衣冠千載事,功力廿篇書。老竹秦四皓,寒梅漢二疏。紛紛麟閣畫,章服裹猴狙。
細雨微飔沙路涼,伊人秋水宛中央。清溪帶樹圍茅屋,野徑披云到草堂。苔靜每憐花自落,客來恰喜酒初嘗。人間別有烏衣巷,風景依然太古鄉。
杜老才高筆有神,卻誇庾信句清新。方慚丑女依西子,更覺常星望北辰。眼底向來無作者,世間此去有詩人。交情何似吟情好,托契猶堪慰老身。
帆疾江城縹緲間,夕陽不見蘗公還。蘭成詞賦鄉心切,靈鞠才華仕路艱。生活酒難消雨雪,寂寥詩可畫關山。七星巖下重回首,曾買嘉魚一破慳。
巴陵形勝好,上將守丸泥。飛挽驅三戶,前鋒用五溪。黃云屯郭北,殺氣繞城西。辛苦長征客,頻年事鼓鼙。高壘掩危旌,金鉦晝不驚。屯田充國卒,堅壁亞夫營。驛馬連塵起,哀鴻帶雪鳴。軍中有成算,不敢請長纓。
尋得君公避世墻,開門遙趁竹風涼。逢僧自覺心期在,曳杖還夸腳力強。高摘白云供笑傲,倒騎青牯恣顛狂。海鷗自是忘機者,淺蓼深蘆處處鄉。
遙望長堤外,清波自淺深。
潮回沙漸隱,云暝日將沉。
漁火明孤嶼,巖鐘度遠林。
俄看涼月吐,幽趣契胸襟。
凄涼斷角吹殘戌,匆匆復送今夕。舊詩未檢,新桃漫寫,暗愁空積。
梅花自逸。又偷泄、東風信息。奈天寒、冷竮翠袖,鶴外黃岑寂。
還憶潯江上,劍倚珠燈,醉傾春碧。弓衣換否?悵年華、瘦腰知得。
猛聽荒雞,定驚起、江湖倦客。念家山,鐵甲未解淚滿臆。
江湖寥落轉飄蓬,
歸夢年年逐去鴻。
吟鬢一番春又半,
杏花無語立東風。
山行千里如井底,
仰視但見山頭煙。
今朝過嶺一縱目,
無窮平野無窮天。
一代豪華客,千秋正氣歌。艱難扶社稷,破碎痛山河。世亂人思治,時乖將不和。秋風柴市上,下馬淚滂沱。
宏范甘亡宋,思翁不帝胡。忠奸爭一瞬,義節屬吾徒。嶺表驅殘卒,崖門哭藐孤。西臺晞發客,同抱此心朱。
忠孝參天地,文章自古今。紫云留故硯,夜雨寄孤琴。景炎中興絕,臨安半壁沈。巍巍瞻廟貌,松柏郁森森。
我亦遘陽九,伶仃在海濱。中原雖克復,故國尚沈淪。自古誰無死,寧知命不辰。凄涼衣帶語,取義復成仁。
汝南分手各凄其,雁字何由慰所思。
嶺嶠驅車尋太隱,煙霞披褐赴幽期。
孤征欲賦懷空壯,五載重逢鬢已絲。
飄泊風塵那可道,報君惟有白駒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