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康道二首 其一
絕嘆當年故作癡,水邊林下欲清非。
未應阮籍涂窮慣,自是王通世念微。
仗節舊聞英槩偉,掛冠惜與壯心違。
起予徑辦從公物,一?芒鞋一衲衣。
絕嘆當年故作癡,水邊林下欲清非。
未應阮籍涂窮慣,自是王通世念微。
仗節舊聞英槩偉,掛冠惜與壯心違。
起予徑辦從公物,一?芒鞋一衲衣。
我極為感嘆當年自己故意裝作癡傻,在水邊林下想要辨清是非。不應像阮籍那樣習慣了走到路的盡頭而悲嘆,自是像王通一樣塵世之念淡薄。過去聽聞你秉持氣節,氣概英偉,可惜你辭官歸隱與壯志相違背。你啟發了我,我也打算放下俗物,只帶著一雙草鞋和一件僧衣追隨你。
故作癡:故意裝作癡傻。
清非:辨清是非。
阮籍涂窮:阮籍常駕車隨意而行,到路的盡頭就痛哭而返,形容人處于困境。
王通:隋代大儒,有出世之念。世念微:對塵世的念頭淡薄。
仗節:秉持氣節。英槩:同“英概”,英雄氣概。
掛冠:辭官。
起予:啟發我。
?(kuò):同“鞟”,去毛的獸皮,這里指草鞋。衲衣:僧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友人可能經歷了仕途的起伏后選擇辭官歸隱,詩人有感于此,結合自身心境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理解和自己的共鳴。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歸隱的理解與追隨之意。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在面對仕途與歸隱選擇時的心境。
東園一株千葉茶,阿翁手栽紅錦花。今年團欒且同看,明年大哥天一涯。
萬戶千門玉作臺,春風何地不徘徊。烏衣巷口紅妝亞,一路歌聲斗草回。
提壺勸客飲,布谷催農耕。農耕困耒耜,客飲酣蕭箏。勞逸分已定,廢興時改更。物生固如此,天運還循行。
東風楊柳門前路。畢竟雕鞍留不住。柔情勝似嶺頭云,別淚多如花上雨。青樓畫幕無重數。聽得樓邊車馬去。若將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難畫處。
晞發九旸城,濯足咸池津。松喬相邂逅,翼我登飆輪。金天謁西母,紫府朝玉真。朝游扳曜羅,夕憩邇結璘。空同仰真梵,愚濁慚下民。因之一緘札,稽首黃麒麟。
曉日曈昽花露稀。明光已報敞金扉。三千彩仗翔鸞舞,數百銀袍振鷺飛。開雉扇,正垂衣。奏篇初得上彤墀。臚傳繞殿天顏喜,先折東風第一枝。
難逢古鑒明忠腹,長似騷人帶病容。幾向清溪曾照見,萬尋巖壑一青松。
掃地焚香閉閣眠,簟紋如水帳如煙。客來夢覺知何處,掛起西窗浪接天。
虛檻列云岫,閑階響石淙。若添千頃竹,又領渭川封。
昔人夢蝶喻其適,雙蝶何來伴易簀。靈真脫繭欲飛揚,想見離塵生羽翼。一念休持八十年,好生積善貫華顛。極天兵火無邊劫,不愛逍遙是散仙。
隆隆暑威歇,稍稍秋意深。豐草漸改色,穹林亦蕭森。況茲風雨夕,微燈翳寒陰。潛蛩泄幽語,徂雁遺哀音。以我耿耿懷,知子難為心。含情睇層昊,咫尺猶商參。裹飯孰子遺,載酒孰子斟。豈不欲一往,畏彼泥潦侵。古人道義交,非惟讓分金。斯事久索莫,念之恨彌襟。愿言軌前躅,尚期勖來今。
長汀草色恨連天,一片飛紅漲綠川。寒入湘簾君又去,只隨燕子過年年。
慟哭悲素秋,言登北山腳。昏埃迷滬嶺,疲馬戰犖確。歲月苦易得,俯仰成今昨。山雨壞古道,春淙變溪壑。飛妖雖已息,空穟那堪穫。農夫抱耒嘆,四顧淚雨落。
世尊有密語,今古無人舉。等閑舉得最分明,夜來滴滴檐頭雨。諸人睡著不曾知,付與村農自歌舞。
海榴花似火,看看又見,麥秋時候。枝上鳴蜩,斷續一庭金奏。翠沼風漪未定,看葉底、明珠圓溜。苔徑黝,蝦須掛處,有人消瘦。緬想那日歡娛,是鴻雁來初,芙蓉開后。蔓草青蕪,但覺暗愁依舊。欲把相思寄與,霧煙慘、不堪回首。凝望久,寒鴉自啼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