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十六首 其九
不傳之傳句,先賢也不傳。佛祖未出興,早是有付傳。
不妙之妙句,古圣也難宣。黃頭碧眼老,如何及言宣。
不真之真句,人天未生前。若以言道趣,只徒在目前。
不傳妙真句,三世不變遷。畢竟道人眼,萬歲絕易遷。
寥寥而本傳不傳之傳,明明而今妙不妙妙,玄密密而深到不真真玄。畢竟道人眼,億劫不異遷。
不傳之傳句,先賢也不傳。佛祖未出興,早是有付傳。
不妙之妙句,古圣也難宣。黃頭碧眼老,如何及言宣。
不真之真句,人天未生前。若以言道趣,只徒在目前。
不傳妙真句,三世不變遷。畢竟道人眼,萬歲絕易遷。
寥寥而本傳不傳之傳,明明而今妙不妙妙,玄密密而深到不真真玄。畢竟道人眼,億劫不異遷。
無法言傳的語句,先賢也無法傳授。在佛祖尚未出現興盛之時,早就有了傳承。那看似不妙卻奇妙的語句,古代圣人也難以宣揚。那些黃頭發藍眼睛的高僧,又怎能用言語表達。那看似不真實卻真實的語句,在人類和諸天誕生之前就存在。若用言語來表達其道的旨趣,只是徒勞地停留在眼前。那不可言傳的奇妙真實之句,歷經三世也不會變遷。終究是有道之人的眼界,歷經萬年也不會輕易改變。那寥寥的本傳其實是無法言傳的傳承,明明現在這看似不妙實則奇妙的境界,玄密深邃到看似不真實實則真實的玄妙。終究是有道之人的眼界,歷經億劫也不會有差異和變遷。
不傳之傳:指難以用言語表達、只能意會的傳承。
出興:出現并興盛。
黃頭碧眼老:指西方來的高僧,因他們多黃發碧眼。
人天:指人類和諸天,即世間萬物。
三世:佛教術語,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億劫:佛教用語,指極長的時間。
此詩應創作于佛教思想盛行的時期,作者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對佛法有深入研究的人。當時佛教各宗派交流融合,對佛法的理解和傳承方式有諸多探討,作者或許是在這種背景下,試圖表達對佛法傳承和高深境界的獨特見解。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佛法和道的高深境界難以言傳,需修行者自行體悟。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玄奧,充滿佛教哲理。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對于研究佛教文學和佛教思想有一定價值。
戰血灑,仙壇恨結,紺露零磧。斷骴侵苔廢綠。陰磷罥水漾碧。映冷月、寒蕪新骨白。向夕聽、鈴鐸鐘魚。帶步虛、幽怨似鄰笛,愁黯四山色。脈脈。我懷問取仙釋。問千劫成毀,何匆遽、人世都如客。如電光漚影,云飛無跡。醉生夢死。自寬為志士,憂來翻窄。雙淚向同情傾瀉。真哀樂、曠代靡隔。等胞與、無情便路陌。有情底,便有冤親,悵恨極、傷今吊古難終拍。
懷人更作夢千里,歸思欲迷云一灘。
陳旗一碧到云邊,莫謂江南景獨妍。六月人歸花滿地,隨時雨過翠連天。遠丘流雪群羊下,大野驚風匹馬還。隱隱牧歌何處起,遙看公社立炊煙。
清曉疏籬尚露根,飯馀俄復擁柴門。南湖水色君知否,萬斛鵝黃貯玉盆。
年征開寶,王維吳越,西關祖塔新修。資福貝多,鐫經寶篋,莊嚴窣堵千秋。剞氏巧凋鎪。印魚箋八萬,舍利光遒。虎氣朝騰,爵離宵毀出閻浮。何人訪古搜求。贈西江帥閫,曾伴兜鍪。飛騎夜來,嚴城夕入,琳編戰利同收。滕閣俯江流。嘆阿房秦火,遺址空留。剩付修羅,賢劫閒話記南州。
窗間一榻篆煙碧,門外四山秋葉紅。
風落松釵滿澗橋,野蜂移蜜上枯條。道人參得山中語,不是涂黃一樣嬌。
街明樹媚午風涼,小院無塵路兩旁。方便大娘勤灑掃,玲瓏小井室中央。
懷冰抱蜀,廿年來、豪士惜分張。君也馳驅關隴,沙磧陣云黃。我亦壯游三管,伴飛鳶、跕跕下蠻江。嘆市朝都換,舊人誰在,留眼看滄桑。漫比退飛宋鹢,好江山、乘興莫凄涼。玉笛樓中吹起,聲徹鶴家鄉。怕問故山猿鳥,共蟲沙、一例話興亡。效楚累哀怨,國魂招復應天長。
此身未是尋真客,慚愧尋真觀里人。
陽明古罅閟靈宮,禱雨傳聞見活龍。可是高人不留我,卻從歸路數杉松。
歌聲呼應帕低昂,老少翩翩午興長。報曉雞鳴三兩遍,村頭仍唱好姑娘。
臥鴨池頭小苑開。紅窗青鏡待妝梅。東城楊柳西城草,楚女腰肢越女腮。風有韻,絮多才。晚春盤馬踏蒼苔。凋鞍好為鶯花住,芳意先教鳳管催。
清霜群木落,盡見西山秋。
占斷林家一種春,隔湖茅舍羨漁人。折枝弄蕊年年手,生怕長安揖馬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