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枕
方床洗湘斑,夏簟織蘄笛。
誰與同臥起,青奴甚相得。
嘉哉直節君,契分近愈密。
深林捕貓頭,乃復枕上膝。
直從無熱天,徑下清涼國。
早晚報平安,一覺我自適。
夢中從我游,子猷推第一。
方床洗湘斑,夏簟織蘄笛。
誰與同臥起,青奴甚相得。
嘉哉直節君,契分近愈密。
深林捕貓頭,乃復枕上膝。
直從無熱天,徑下清涼國。
早晚報平安,一覺我自適。
夢中從我游,子猷推第一。
方形的床榻上擺放著好似洗凈湘妃竹斑的竹枕,夏天的竹席是用蘄笛般的竹子編織而成。誰能和我一同起居呢,這竹枕(青奴)與我十分投緣。美好的竹枕如同有直節的君子,我們的情分越親近就越深厚。就像從深林里捕捉到珍貴的貓頭筍一樣,這竹枕就放在我的枕上和膝旁。直接從炎熱的天氣,進入到清涼的國度。它早晚陪伴著我,讓我一覺醒來十分舒適。在夢中它還跟隨著我游玩,若論高雅,它能排第一。
湘斑:傳說舜帝南巡死于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哭泣,淚灑竹上成斑,稱湘妃竹斑,這里形容竹枕顏色。
蘄笛:蘄地所產竹子可做笛,這里指編織竹席的竹子。
青奴:竹夫人,一種用竹篾編成的消暑用具,這里指竹枕。
契分:情分。
貓頭:指貓頭筍。
無熱天:佛教語,指色界第四禪天中的無熱天,這里指炎熱天氣。
子猷:王徽之,字子猷,東晉名士,以高雅著稱,這里借指竹枕高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炎熱的夏天,詩人使用竹枕消暑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有閑情逸致去感受生活中的小確幸,通過對竹枕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竹枕,突出其帶來清涼和高雅的特點。詩中以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描寫展現竹枕魅力,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感受,在文學上增添了夏日生活情趣的書寫。
沙浦山無數,從高縱目看。 一拳稱砥柱,千古障狂瀾。 人與星相聚,天隨海共寬。 登臨莫長嘯,足底有龍蟠。
半輪月映杏梢頭,小院朱簾卻上鉤。 鶯怯輕寒猶未睡,畫闌西畔替人愁。
斷簡殘編取次搜,愛才心事算綢繆。花難如意尋枝采,珠怕零星作串收。
得句果然如得士,宜春還恐不宜秋。此中消息君應解,何日清談胡上樓。
穿云裂石下層巔,來作人間小洞天。 雙干翠濃幾欲滴,兩峰玉立巧當前。 環觀邑崖鳥訛尾,倚挹江濤雪滿川。 城市誰知有清賞,請看山色舊題鐫。
春風吹客舟,沙際初倚柁。 懷人愛其屋,木杪危若墮。 欣于太守游,江色清照坐。 當年紹述議,洛黨亦奔播。 時人欲殺翁,甘此采薇餓。 流離終愛君,怨語無騷些。 寥寥十翼后,學易孰遠過。 諸儒踐陳跡,如蟻困旋磨。 巖棲獨鉤深,混沌與鑿破。 書成置篋中,山鬼嚴夜邏。 向來新說行,六籍乃生禍。 氛埃滿神州,久被犬羊涴。 何如北巖石,樵牧不敢唾。 詩寒不成章,聊為茲石賀。
長記酒醒人散后,風月滿江樓。樓外煙波萬頃秋。高檻冷颼颼。想見云鬟香霧濕,斜墜玉搔頭。兩處相思一樣愁。休更照鄜州。
酒闌欹枕新涼夜。斷盡人腸也。西風吹起許多愁。不道沉腰潘鬢、不禁秋。如今病也無人管。真個難消遣。東鄰一笑直千金。爭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休逞一靈心,爭甚閑言語。十一年間并枕時,沒個牽情處。四歲學言兒,七歲嬌癡女。說與傍人也斷腸,你自思量取。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梧梢掛月,繡戶生寒,西風又添愁戚。病與秋深,一縷懨懨氣息。
檐前琮琤碎玉,更空階、蟲聲暗急。撇得我,恁憔悴、自已鏡中難識。
夢里分明歡笑,香肩憑、顛倒鬢釵偷摘。忽被風驚,倩影和燈吹黑。
又是打窗微雨,向芭蕉葉上頻滴。欹著枕,把淚兒、揾住怎得。
春如海。衰桃斜映西窗外。弄影人無奈。
剃裊金蟲暗墜,衫鎖珠蕤未解。綠遍宜男愁不采。
蝶繞湘裙帶。
數重花幔穿金縷。縷金穿幔花重數。愁處是高樓。樓高是處愁。
鳳釵橫壓夢。夢壓橫釵鳳。通夢兩心同。同心兩夢通。
桃花落盡梨花老,又是一年春事了。怨他風雨不關情,粉白嫣紅都未掃。
人生總是歡娛少。醉里何堪歸夢杳。只今明月照空庭,唯有枝頭蝴蝶惱。
錦鴛文印檀霞枕。枕霞檀印文鴛錦。蛾黛蹙愁多。多愁蹙黛蛾。
院深喧語燕。燕語喧深院。長若杜蘭香。香蘭杜若長。
暖日烘簾,睡起拋殘繡。衫薄不勝寒,乍朦朧、楚腰如柳。
重開鸞鏡,扶起半欹鬢,香痕透。眉痕瘦。都付紅酥手。
閑愁慣惹,脈脈頻回首。新種合歡花,愛看他、倚殘羅袖。
思尋舊夢,勾引是東風,燈昏候。啼鵑又。吹落巫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