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潭作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我坐在潭邊的巨石上垂釣,湖水清澈心境也悠然自得。魚兒在潭樹下游動,猿猴懸掛在島間的藤條上。曾有游女在這里解佩相贈,傳說就發生在這座山。但如今卻無處尋覓她們的蹤跡,我只好趁著月色唱著船歌回去。
磐石:大而平的石頭。
游女昔解佩:傳說鄭交甫在漢水邊遇見兩位游女,贈他玉佩。
棹歌:劃船時唱的歌。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孟浩然可能在游歷中來到萬山潭,被這里的自然風光所吸引,結合當地傳說創作了此詩,展現出他在游覽時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萬山潭的自然景色和傳說,突出了清幽閑適的特點。它體現了孟浩然山水詩的風格,在文學史上豐富了山水田園詩的內涵。
瀑布中懸護土沙,飛流聚沫白生華。即看器用成天巧,積雪巖前走浪花。
陰房鬼火青,白日亦寂寞。自非曠士懷,居人莽牢落。
我笑華亭老,虛舟漾明月。撞著問津人,萬劫系驢橛。
宰木蕭蕭掩墓場,屯田人去幾星霜。早將禮樂魁南甸,幾出忠言拒左珰。小阮立臺昭世訓,髯劉為宰冠諸郎。名鐫翠碣青山下,擬共禾川逝水長。
冶城山下水云居,落木驚心晝寢馀。多病一秋稀出戶,故交經月少通書。琴聲自識鐘儀苦,禮法同憐阮籍疏。且欲乘流問蓬島,海門風浪近何如。
東過秦皇渡海矼,波聲云影落漎漎。君平漫識支機石,帝子應愁鼓瑟窗。鳳穴朝陽鳴好樹,槎頭秋水釣空江。坐來清漏荒城斷,愁絕飛蓬老鬢雙。
一榻從容話歲寒,相忘共作布衣看。云臺諸子成何事,萬古清風一釣竿。
萬山飛翠映瑤空,一抹晴霞淡復濃。何意海風吹不斷,歸鴉飛帶過前峰。
對花味道興何長,好學顏家到坐忘。莫與紅塵兒輩道,心清正自得真香。
明河澹澹縱復橫,行云悠悠度疏星。鳳媒不來烏夜驚,瓊枝玉佩遲所托,畫中隱隱聞機聲。秋來秋去今猶古,此恨不隨天宇青。昆崙西頭風浪平,辦我一舟蓮葉輕。浩歌中流擊明月,九原喚起嚴君平,人間此水何時清?
眼前詩料底消尋,移入蠻箋別淺深。無斧鑿痕方造妙,超塵俗表始堪吟。物情體狀須留意,句眼推敲好用心。試看詠梅千萬首,影香獨數老逋林。
朝日城南路,旌旗照綠蕪。使君何處去,桑下覓羅敷。
金波秋靜,桂蘭香重。瑞應熊羆佳夢。錦繃擎出玉麟兒,道釋氏、老君親送。壽筵增慶,朝鞍歸控。恰及瑤觴拜捧。平津起舞棣華歌,好一醉、玻璃春甕。
驅馬將何適,微官傍海涯。公庭饒蜃氣,墟落半蠻家。路指羊城入,山鄰象郡賒。地偏少束帶,高枕詠皇華。
散原仙去風流歇。聞笛山陽聲轉咽。滄桑過后樂澄平,舊夢前塵隨手抹。雅音誰味中邊徹。沅芷澧蘭花接葉。也應詞派有西江,云起軒前看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