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澤監寺
云門山,澤監寺,對空生,出此語。
書偈及傳衣,全非衲僧事。
等閑透出云門關,赤手要縛南山虎。
三寸?除能再來,凜凜威風驚海宇。
云門山,澤監寺,對空生,出此語。
書偈及傳衣,全非衲僧事。
等閑透出云門關,赤手要縛南山虎。
三寸?除能再來,凜凜威風驚海宇。
云門山、澤監寺,對著虛空而生,說出這樣的話語。書寫偈語以及傳授法衣,這些都并非真正修行僧人的事情。能輕易地突破云門宗的修行關卡,空手就要去擒縛南山的猛虎。若能除去三寸舌根再來,那威風凜凜的氣勢能震驚天下。
云門山:可能是特定的佛教修行之地。
澤監寺:具體寺廟,可能與云門山相關。
對空生:對著虛空而生,有超脫塵世之感。
書偈及傳衣:偈語是佛教中表達教義的語句,傳衣是禪宗傳承法脈的一種方式。
衲僧:指僧人。
云門關:可理解為云門宗修行的關鍵關卡、境界。
三寸?:指舌頭,這里寓意去除言語、執著。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佛教修行氛圍濃厚的時期,作者可能是一位對禪宗修行有深刻見解的僧人,看到當時一些修行者注重形式而忽略實質,借此詩表達自己對真正修行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修行應突破形式,以勇猛無畏的精神追求實質。其突出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表達深刻的佛理。在佛教文學中,它為修行者提供了一種獨特的修行思路。
白馬馱經來洛陽,
楞嚴筆授此何鄉。
從此法流東土遍,
曹溪一水入云長。
坐上紅衣未放歌,客間冷面釂金荷。驚飛可待聞檀板,擬奈吾家故事何。
賓筵笑語雜絲弦,說到山翁更粲然。衰鬢豈應妝面側,陳編只合粉袍前。
不慣香風擁妓車,分當清坐冷官衙。歸來自笑殺風景,卻把茶甌對菊花。
花朝寒食偏相遇,只難遣、人離緒。燕子宵長誰與度。剩脂鈿合,斷金裙帶,題遍傷心句。
聽殘玉笛無歸路,卻恐屏山易春暮。月上重門香一縷。梨花欄角,綠弦風細,簾影深深處。
曉妝梳罷畫欄憑,
遙憶先嚴百感增。
未識今宵風雨里,
何人伴送上元燈?
梨葉春方落,
無霜亦自紅。
移花教日到,
疏竹使煙通。
北灑過云雨,
南吹作霧風。
故人抱琴至,
清響滿墻東。
霧重知天暖,
今朝減一衣。
雨應隨濕至,
風已送寒微。
芳草愁將滿,
桃花恐遂稀。
鶯雛嬌不語,
似惜美人違。
江南櫻筍候,浥浥綠陰鮮。
雨漲桃花水,春催麥秀天。
燕泥增舊壘,槐火接新煙。
膩葉留殘萼,啼鶯亦解憐。
恨鵑啼桑顛,
丑婦淚如洗。
手中捻銀絲,
階頭博紅米。
六代江山一寓公,幸從座上挹春風。官曾杭帥同坡老,家近滁州號醉翁。入寺旃檀參密諦,盈堤新柳護芳叢。年來添得吟懷健,萸菊光陰興轉融。
山斗聲名仰望尊,漫勞塵市枉高軒。簪纓敢詡全張旃,杞梓都歸薛卞門。四海衡交增感觸,一編述祖托評論。無心喜傍閒云懶,山色清涼笑語溫。
酒黃黃似菊,菊色勸杯頻。別后杯停處,遙思菊對人。
世情青眼幾,交態白頭新。上苑看花意,如今老更真。
歲華如逝抵須愁,
三十年馀兩度游。
離合有期諸客在,
去來無定此生浮。
寺從兜率巖中鑿,
江繞盤陀石畔流。
欲向山僧分半席,
驚鷗飛起斷磯頭。
反彼三山兮商岳嵯峨。
天降五老兮迎我來歌。
有黃龍兮自出于河。
負書圖兮委蛇羅沙。
案圖觀讖兮閔天嗟嗟。
擊石拊韶兮淪幽洞微。
鳥獸蹌蹌兮鳳凰來儀。
凱風自南兮喟其增悲。
孔顏之后又朱程
萬古斯文此日星
麟筆幾人傳不錯
較成蝌蚪未亡經
蓉溪江山真畫圖,蓉溪主人絕代無。往歲西歸結書屋,風前月下聞伊吾。
牙簽插架幾萬軸,云錦照水三千株。有時溪頭風日好,一段秋波凈于掃。
水香花氣相氤氳,人間別有蓬萊島。蜀道時歌李白難,草玄甘抱揚雄老。
只今身復上天衢,太平經濟須巨儒。尚書省里少司寇,御史臺中上大夫。
共道孤芳持晚節,還應廊廟憶江湖。別來幾度花開候,每向西風重回首。
補成五色袞龍衣,元是當年摘花手。復有階前蘭桂行,相期歲暮松筠友。
君不見南陽草廬綠野堂,此溪此屋同垂芳。
卜筑壺公麓,探奇石室傍。懷珍竟不售,種玉已成行。鯉過遺經在,鵬摶迅翮翔。君王新賜筆,之子賦長楊。法醞來承露,宮袍出未央。雄才推馬史,太歲是東方。嵐氣松楸古,風煙壟道長。殘編那忍讀,壯志詎能償。負米情空切,窺園徑未荒。不禁桑梓淚,應廢蓼莪章。宿草迎人綠,芝泥捧詔黃。日邊荷寵渥,黼黻有輝光。
落日荒臺,恁誰信、黃金無恙。空指說,頹垣蔓草,郭隗門巷。都邑只今游俠少,風云要與悲歌抗。更單衣、短布拜秋郊,荊高冢。
盧龍塞,何蒼莽,桑乾水,常還往。只匈奴牧馬,誰堪乘障。贊普頗申和地議,賢王自擇防秋將。笑書生、不及羽林兒,封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