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才仲五字韻 其二
一身走四海,未老髪先斑。
得住從緣住,非閑亦似閑。
泉鳴堂下石,云起屋頭山。
不礙往來者,無人到此間。
一身走四海,未老髪先斑。
得住從緣住,非閑亦似閑。
泉鳴堂下石,云起屋頭山。
不礙往來者,無人到此間。
獨自一人浪跡四海,年紀未老頭發卻已斑白。能留在此處就隨緣留下,即便不悠閑也好似悠閑。泉水在堂下的石頭間鳴響,云霧從屋頭的山上涌起。不妨礙過往的行人,只是沒有人來到這地方。
髪:同“發”,頭發。
從緣:隨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才仲是詩人的友人,此詩為和韻之作。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一番漂泊后,暫居一處寧靜之地,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反映其當時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隨緣自適的生活態度和對寧靜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自然清新,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
荒村馀落照,島嶼澹微明。病馬嘶不得,哀蟬無限聲。桑麻時雨過,橘柚綠煙縈。物理經行得,因之去住輕。
我老祇思還舊隱,君今更為卜新阡。馀生得此夫何欠,所欠歸來一溘然。
一朝邂逅初驚艷,千里奔波始識卿。絕色天成誰仿佛?胭脂隊外又群鶯。
山中讀禮暇,時復一登樓。意懶云俱寂,心閒水自流。禽魚隨在適,鹿豕伴人褒。徙倚聽漁父,長歌過故洲。
瀟湘西下水云鄉,每憶相隨醉夕陽。黃壤頓埋醫國手,青囊猶貯養生方。紫芝歌絕猿啼怨,丹杏林空虎跡荒。掛劍獨來松柏下,炙雞絮酒幾沾裳。
海內論朋輩,知吾獨數君。噩音驚謝世,同調又何人。小璽饒秦味,分書得漢神。諸生仰馀緒,遺作更堪珍。
懶步峰頭曾幾日,憑高又見草芊芊。畫中山鳥啼無數,夢里春花開正妍。上界窗臨江岸遠,下方人望石樓前。風煙滿目誰為主,已覺身隨云樹邊。
伐木空山里,停云憶故人。山人莫啁哳,愧爾白頭新。
且欲相隨苜蓿盤,不須多問沐猴冠。菊花有意浮杯酒,桐葉無聲下井欄。千里江山漁笛晚,十年燈火客氈寒。男兒幾許功名事,華發催人不少寬。
天分天上靈河水,圍作錢塘千頃湖。未有風亭花月觀,已誇勝境世間無。
叢林凋翠徑鋪黃,歲暮蕭條引興長。殘夜疏鐘山寺月,曉天寒角塞門霜。飄零碧海難填恨,狼藉荒臺杳散香。司馬不堪枯樹感,忍尋深柳讀書堂。
正統逢今歲,邊塵日暫蒙。乾坤三己巳,社稷一于公。不作青衣辱,依然黃屋崇。祁連賜冢地,石馬汗秋風。
君知我意欲休官,卻道如今未得閒。萬事無求惟一退,天公于此不應慳。
池籞鮮珍鱗,樊籠多鎩翮。物情忌窘束,人事傷紛迫。拙薄謬榮涂,疏慵謝朝籍。銷聲背諠競,息影投幽隙。丘園雖寂寞,悠然殊自適。徘徊弄文史,流連眷泉石。神輕片云上,目瑩清川激。蓬嶠宛相聞,滄洲如在覿。未申隱淪志,稍習湛冥跡。外慕非所希,聊用終晨夕。
常怪春歸向底藏,水云遮斷玉泉莊。一庭花雨飄紅錦,滿路松風奏細簧。太傳東山高燕會,右軍曲水富篇章。招邀幾日還來此,豈有微官職務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