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呂季升
家世中朝第一流,郡符那得久淹留。
詩情更入山水國,醉眼獨高煙雨樓。
文舉定非余子輩,元龍須向古人求。
磻溪莫訝功名晚,今代何人有直鉤。
家世中朝第一流,郡符那得久淹留。
詩情更入山水國,醉眼獨高煙雨樓。
文舉定非余子輩,元龍須向古人求。
磻溪莫訝功名晚,今代何人有直鉤。
你家世代都是朝中的一流門第,怎么能長時間擔任郡守之職而滯留在此呢。你的詩情更融入這山水如畫之地,醉眼獨能高看那煙雨籠罩的樓閣。你就像孔融一樣絕非平庸之輩,真正的賢才須向古人中去尋求。不要驚訝像呂尚那樣到磻溪垂釣很晚才獲得功名,當今時代又有誰能有像他那樣的直鉤呢。
中朝:朝中。
郡符:郡守的官印,借指郡守之職。淹留:停留。
文舉:孔融,字文舉,東漢末年名士。
元龍:陳登,字元龍,東漢末年人物,有扶世濟民之志。
磻溪:在今陜西寶雞東南,相傳是姜太公釣魚的地方。直鉤:姜太公釣魚用直鉤,寓意不急于求功名,待時機到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友人呂季升出身名門卻擔任郡守之職許久未得升遷,詩人寫此詩安慰和鼓勵友人。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人才得不到合理任用的情況。
這首詩主旨是安慰和鼓勵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人之事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贈友詩的常見寫法和情感表達。
已完輯瑞典,策馬任沖煙。堆堞二三里,誅茅四五椽。農虞胼胝后,吏要稅租前。寄語綏民者,毋遺碩鼠田。
駕空百尺起沙洲,俯視身居最上頭。五百里遙偏號海,兩三人約此登樓。大風盡落梧桐葉,細雨新添枕席秋。蘆荻蒼茫無限意,長歌難遣仲宣愁。
晚年宜好靜,日日數生涯。候種畏寒早,為園及暖乖。臨風多遠思,明月易生懷。不作馀齡計,忙來亦自佳。
雨花臺下承明發,盡日王維畫里行。到此溪山愈幽絕,令人想見謝宣城。
只此形骸,即是其人。一靈皮袋,皮袋一靈。
孝義相化,禮讓為風。當官無媚,嗣民必公。謙謙君子,謇謇匪躬。諒而不訐,和而不同。誡之誡之,去驕思沖。弘茲大雅,是曰至忠。
雅操冰同潔,高懷鶴共清。吟詩自可老,避世豈謀生。遺后銘先著,知歸葬自營。九原去已遠,無復見儀型。
厓門一片水,客至每愁增。斷壁無元字,空山有宋陵。膠舟悲不返,填海恨常凝。千載經祠廟,凄然感廢興。
薛郎成小隱,舊宅定荒蕪。萬事將雙淚,經年無尺書。身隨梅福去,病與馬卿殊。白日調龍虎,飛騰意有馀。
朝來霞彩晚來虹。朝夕亮彤彤。飲盡千尊烈酒,衰顏難以爭紅。起居自適,吟哦自遣,山水從容。賜我二三知己,已經感謝天公。
遠天惟鳥道,近況逐云愁。燕甸風塵劇,龍沙日月流。親朋行處少,山水故園秋。卻恨當年別,臨歧不我留。
樓外夕陽天,秋色凋殘。飛鴻不寄錦書還!罔自舊情常入夢,一夜風寒。對鏡照芳顏,瘦損誰憐?銀燭明滅伴孤眠。休問昨宵愁幾許,珠淚闌干!
處處南風藕自香,人煙多處是山陽。兩城對壘車輪小,一水中流衣帶長。哀怨昔曾歌布粟,盛衰元不問金湯。今宵偶作淮東夢,無柰月明思故鄉。
微風動蘋末,木落海鄉秋。冥鴻戾層霄,輕橈溯中流。溯流向何許,淮水東悠悠。青年不擇祿,高堂親白頭。萬里起頃步,前途遐且修。勿云刀筆賤,請視漢廷侯。
揚絮飄花怯遠人,荒山古寺閱殘春。他鄉惟有前朝柏,得見躊躕送客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