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諸友赴城南妙智上人晚集
晚煙林際泊,夕陽波上明。
天寒少佳色,樹老無柔聲。
支郎頗好事,我輩適同行。
劇論不知醉,感時空復情。
晚煙林際泊,夕陽波上明。
天寒少佳色,樹老無柔聲。
支郎頗好事,我輩適同行。
劇論不知醉,感時空復情。
傍晚的煙霧停留在樹林邊,夕陽在水波上閃耀著光芒。天氣寒冷,景色缺少美好之色,樹木衰老,沒有輕柔的聲響。妙智上人很喜歡做風雅之事,我們這些人恰好一同前往。暢快地談論忘記了醉酒,感慨時光,空自又生出許多情思。
泊:停留。
支郎:這里指妙智上人,“支”常用來代指僧人。
好事:喜歡做風雅之事。
劇論:暢快地談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傍晚,詩人應妙智上人的邀請,與友人一同前往城南聚會。當時社會環境或許比較平常,詩人在聚會中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的聚會,抒發時光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冬日之景與內心感受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聚會交流、感懷時光的生活片段。
向晚小妝勻,明窗倦裁剪。見花清淚遮眼。開盡繁桃又春晚。心下事,比年時,都較懶。
胡蝶入簾飛,郎聲似鶯囀。見來無計拘管。心似芭蕉乍舒展。歸去也,夕陽斜,紅滿院。
人皆有所樂,此樂獨吾真。一靜滅萬慮,空房無點塵。雪清梅骨骼,煙養竹精神。羈紲徒千丈,難拘散誕身。
歲律又將窮,山房四壁空。水云蹤不異,松柏性元同。睡起蹲鴟熟,香消貝葉終。誰知真樂事,卻在寂寥中。
夢非熊虎數年間,
驅盡豺狼宇宙閑。
傳道單于聞校獵,
相期不敢過陰山。
巖巖維石郭東偏,
一竅玲瓏月得先。
可向個中觀太極,
更從何處見心圓。
蟾團白玉寧生魄,
影落青娥亦小天。
此景仙人原自有,
邇來香火奉金仙。
楚天秋色動征橈,
北望燕山道里遙。
此去酒壚誰擊筑,
一時江月正吹簫。
云生驛路銅龍曉,
沙滿關城鐵騎驕。
勞苦中丞高諫議,
可無書訊下云霄。
奇峰萬疊鎖澄江,但見釣臺天際。正憑眺、愁云四起。忽感十年情思。鞭指燕山,劍揮越嶠,都付西風淚。想當日、五月披裘,不下元纁,只煙雨一竿而已。
問如今、有誰還記,指點瀨頭舊事。附托云霄,聲聞巖穴,不獨嚴光矣。笑客星犯座,太史應也附會。避利名、利名仍有,何必黃昏過此。奮袖一歌,陰霾都散,明月秋如洗。許劍荒亭外,野鶴長空清唳。
龍跳虎躍入昭陵,
墨汁空留一段冰。
散作淋漓元氣濕,
屋頭老木掛疏藤。
溪南橫渡采虹坊,
三月南州春有光。
孤鶩平飛鴨水綠,
遠林低襯菜花黃。
瑞麻石響遲洪氏,
懷袞樓虛對謝郎。
小別城門略惆悵,
諸生一揖總難忘。
朝來片雨過,幾樹帶清暉。
偶與山翁出,閒看水鶴飛。
苔生采藥路,水沒釣魚磯。
隔岸聞人語,前溪罷網歸。
山暝見歸鴉,陂塘急暮蛙。
雨肥盧橘子,風落荔支花。
野食分樵爨,清歌過釣槎。
閒隨漁父去,溪上醉流霞。
東風動幽興,杖策出柴門。
偶值煙霞叟,相邀農圃言。
新荷浮后沼,脩竹蔭前園。
早晚荔枝熟,還來醉瓦盤。
龍潭噴雪響潺潺,
柘樹棲殘野鶴間。
滿徑白云涼古寺,
四圍紅葉艷秋山。
荷樵人語斜陽外,
采藥僧歸積翠間。
到此利名心盡洗,
好參佛偈駐衰顏。
我有舊知識,生來晦蹤跡。邂逅不可見,早夜何能覓。
忽然積習處,相逢吐胸臆。臨了一句子,會心極得力。
一船書畫歸何處,
三鳳家風說至今。
當日典型猶在望,
前朝喬木已成陰。
筱云舊第經過熟,
蕓閣遺編獎許深。
再拜宜為丈人行,
心香一瓣寄長吟。
萬里無煙泊太虛,
波濤日日鼓天吳。
已闌宗愨長風志,
靜對南溟看化魚。
隴首云飛萬古情,
朱弦戛響韻天成。
篋中煙月卑吳體,
笛里關河變楚聲。
橫舍開尊春邂逅,
高齋說劍意縱橫。
山城歲晚誰堪語?
嘆絕襟期魯兩生。
紅日移陰上粉墻,
烘乾花底夜來霜。
不須水月黃昏景,
疏影風前午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