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升龍
陽德中正,與時偕行。乾元九五,天下文明。
陽德中正,與時偕行。乾元九五,天下文明。
百戰聲威震鼓鼙,樓船兩兩大名齊。
中朝自有無雙將,未必關西讓隴西。
流沙險遠深山雪,幾竭司農饋馕心。
從此輪臺置田卒,何勞日調萬黃金。
燕山落日盼歸程,臺上千金吊郭卿。自是君王憐駿骨,駑駘何敢濫時名。
敝卻貂裘耐卻塵,春風回首易沾巾。囊中剩有酒錢在,羞說當年問舌人。
長鋏驅馳日色沉,一樽對影倍蕭森。憑將燕市和歌淚,灑到陵陽石里心。
征鞍無處不飛沙,漸覺林光散晚霞。去去燕云攜滿袖,行行嶺月落誰家。
夾道輕煙暖拍堤,春山障眼客魂迷。野花不及垂楊色,并與茸茸綴馬蹄。
才整朝簪拂嶺嵐,又騎驄馬出滇南。足輕萬里心何壯,法本三章老正諳。金齒兒童迎憲節,碧溪山水落詩函。歸來便作經年約,遠大功名是美談。
花擁長安惜共看,人生離合最無端。明時再幸陪鴛序,正學多聞祖豸冠。笑我少年今亦老,重君清節世應難。題詩贈別薰風里,白首相期保歲寒。
楚歌楚舞淚雙彈,
野堆登天束手看。
太息君王才略盡,
斬蛇容易割雞難。
向曉雪花呈瑞。飛遍玉城瑤砌。
何人剪碎天邊桂。散作瑤田瓊蕊。
蕭娘斂盡雙蛾翠。回香袂。
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
颯颯西風秋欲去。悴零星、蕩搖無主。東皇別后,天涯蹤跡,更相逢何處。倘果問前身,記春影、那時飛絮。
翠鈿拋卻,銀奩自窺,還認是、舊時序。
水漸寒,天又雨。傍江鄉、芙蓉相住。春光已老,秋光難買,任青錢無數。
閑煞有誰看,纖纖影、自家憐取。它生未合,今生依舊,漂流不聚。
樓上春陰覆曉云,
一河天凈碧沄沄。
雨宜不驟風宜細,
閒倚闌干看水紋。
曾沾拂拭與群髦,回首垂髫已二毛。斗色舊為雷煥劍,風塵今愧呂虔刀。
峰過衡岳鴻偏晚,水入湘江鯉更勞。不待薊門逢玉樹,久知賢叔似山濤。
病懶青山意自如,頗慚文似負吹噓。無論孺子曾懸榻,猶憶中郎舊授書。
茂苑棠成初惜蔭,武陵花發不通漁。吳歌敢作陽春擬,祗是酬恩一寸馀。
到處稱循吏,星軺復郡侯。
威名致降虜,恩信感亡牛。
省闥主公議,祠庭尋舊游。
善人天不慭,愁絕峴湖秋。
南華翁也為官忙,
能用牛刀亦是莊。
歸去來兮歸未得,
一山風月委寒堂。
七度重陽七寄詩,年年撚斷幾吟髭。
側身滄海橫流地,極目江山搖落時。
秋色漸于楓葉覺,霜風欲逼菊花知。
吾儕撫節原多感,料爾登臨無限思。
蓬萊東觀是亨衢,
經國文章要鉅儒。
頓著五花猶不判,
卻于注易下工夫。
桂花飄香八月時,
曉風春夢說離奇。
芳聲傳播江南道,
青出于藍承雪師。
東周布遺種,香色錯然陳。漢魏接馀芳,枝干猶足珍。
流風入建安,畦徑漸荊榛。六代競豪華,剪彩以炫真。
生意日萎薾,菙蔓徒紛繽。偉哉伯玉子,培根歸渾淪。
開元與天寶,花實相鮮新。物盛則必反,繼者難其人。
蹇予寡且昧,頹風竟何振。眷茲性情理,追逐疲心神。
芝蘭生幽谷,不隨眾草芳。日暮天風吹,清芬自飄揚。
何如桃李華,灼灼弄春光。驚風一披拂,繁華委道傍。
人生非金石,百歲乃其常。茍不事令名,奄忽何足傷。
所以君子心,秉義日遑遑。安能甘逸豫,歲晚徒慨慷。
紅巾擾擾向江來,天險從教一旦開。
貔虎戰殘鳥鼠峽,豺狼群上鳳凰臺。
于今馬革尸無裹,自古豹皮志可哀。
幕府若逢張許輩,君名早已重南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