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朝議挽詞
擢第繇元祐,封侯迨紹興。
曠懷初不競,薄俗漫多能。
勛業一壺酒,交游八尺籐。
諸生話鄉老,揮淚濕寒燈。
擢第繇元祐,封侯迨紹興。
曠懷初不競,薄俗漫多能。
勛業一壺酒,交游八尺籐。
諸生話鄉老,揮淚濕寒燈。
您在元祐年間科舉中第,到紹興時得以封侯。您心懷曠達從不與人爭競,面對淺薄的世俗風氣,空有諸多才能卻不隨波逐流。您的勛業如同那一壺美酒般質樸,您的交游就像那八尺藤杖般實在。眾多學子談論起您這位鄉中長者,不禁揮淚打濕了寒夜的燈火。
擢第:科舉考試得中。繇:通“由”。元祐:宋哲宗趙煦年號(1086 - 1094)。
迨:到,至。紹興:宋高宗趙構年號(1131 - 1162)。
曠懷:開闊的胸懷。不競:不爭逐名利。
薄俗:淺薄的世俗風氣。漫多能:空有很多才能。
八尺籐:八尺長的藤杖,象征實在、質樸的交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元祐”“紹興”等時間信息推測,沈朝議歷經兩朝,在當時應有一定地位和影響。詩人可能在沈朝議去世后,聽聞其事跡,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緬懷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不良風氣,而沈朝議的品格顯得尤為可貴。
這首詩主旨是緬懷沈朝議,贊頌其高尚品格。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人們對美好品格的推崇。
二五時難遇,
沈淪下位多。
乾潛與坤履,
退謹養天和。
粲粲金英美可餐,
九秋風露與清寒。
多情似與詩人約,
一夜叢開滿藥欄。
重門葳蕤鎖,苔深履綦絕。起看玉階霜,不似昭陽月。
新涼羅袂卷,愁更理秋衣。不忍持金剪,梁間半似飛。
佛狗生來性本同。緇衣無那染塵紅。驚人賴有一聲鐘。
海水忘機潮撼岸,虛空無滓夜生風。沈吟羲易警悾憧。
風日淡秋晚,欣此佳會并。賢豪昔同調,泉石非舊盟。秪應念違別,忽作山中行。雄談為絕倒,空谷騰歡聲。
論詩涉風雅,深夜張華燈。義交無老少,情親如弟兄。齋中二三子,侍立環兩楹。把酒起為壽,禮秩交相迎。
丈人名文章,落紙誠世英。珊瑚與玉樹,對之敢譏評。乃知高世人,不為塵俗縈。秋空白云散,悠然暢遐情。
嗟予尚稚劣,夙心會簪纓。沉潛守編簡,愁對寒蟲鳴。豈知金石韻,鏗鏘振林坰。重玆領秀句,愿言當服膺。
匪徼一時譽,終期千古名。野性淡無嗜,不求四美并。喜玆二三友,同結歲寒盟。愿言道義交,豈慕青云行。
山深寡轍跡,地僻無囂聲。曲幾列遺編,疏籬翳寒燈。凝神對賢哲,況共弟與兄。幽蘭藹北牖,脩竹羅前楹。
忽聞長者車,倒屣欣趨迎。貌匪山澤癯,器乃邦國英。揚論徹幽邃,萬匯隨品評。風云時動蕩,川岳互回縈。
磊落賢俊姿,慷慨今古情。不耽好爵貴,飄然解簪纓。至今懷令望,江海傳詩鳴。奇懷寄竹帛,安居守林坰。
小子來問道,仰德思服膺。從玆勉素業,不愧知己名。太古日巳遠,轉覺浮偽并。不聞金蘭契,豈愿同盤盟。
浮云無定態,流水難西行。滔滔勢利間,豈識韶濩聲。翻思機巧徒,明滅風前燈。閉門絕聞見,所親惟父兄。
丈人忽來過,雅淡振軒楹。山禽競喧呼,童稚亦歡迎。清詩多古調,妙論超時英。富貴茍不累,貧賤孰能縈。
群賢共舒睡,萬物屬品評。星斗羅奇襟,風云動高情。瞿瞿世儀表,濟濟古冠纓。孰知枳棘間,尚有鸞鳳鳴。
鯫生寡交接,游息在村坰。偶玆觀美德,夙興當服膺。幸托龍門賞,終期崇令名。
邅回眄溆浦,翳翳羅榛荊。
昏莫無人行,曠獸走入城,
犴猛不守獄,狐跳荒祠鳴。
縣官正高眠,夢寐時一驚。
曲突謀不用,焦爛功猶程。
銀錠橋西李橋東,
絲絲楊柳蕩微風。
長條無恙詞人老,
偏向秋光搖曳中。
閭里舊游能幾人,
適齋猶有筆如神。
莫言二老升沈異,
各現宰官居士身。
水滿春塘,柳綿又蘸黃金縷。燕兒來去。陣陣梨花雨。情似黃絲,歷亂難成緒。凝眸處。白蘋青草,不見西洲路。
淼淼西陵,聞君南去尋蘇小。六橋春曉。處處游絲繞。回首臨安,往事傷懷抱。空春草。吳歈清妙。且把金樽倒。
六日淩江館,新晴江水深。居人因暖出,不為聽拿音。
新日暄幽塢,斷崖過亂霞。霞消有煙火,樹里有人家。
溪叟坐暄背,溪童出采芳。輕風舞鶯燕,平野鳴牛羊。
驛附十家村,雖貧尚可存。隔林聞吏語,貸廩落人門。
入廚洗手自三朝,
病里羹猶手自調。
為報慈幃增早膳,
一時疴痛似全消。
遠信過張掖,征衣寄隴西。夜烏驚妾夢,底事傍窗啼。
近撤黃花戍,新屯豹海兵。可憐眉子月,西照受降城。
防微絕少遠人來,
柔遠何年海禁開。
屈指開玄全盛日,
無窮禍已此中胎。
易經之下卷,何以始恒咸。
貞女家人利,如詩有二南。
小閣清風豈易當,
一般情味若羲皇。
洛陽有客不知姓,
二十年來享此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