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韻
野性由來愛水云,強將麋鹿著冠巾。
救時或用魯連子,談古空如司馬筠。
胡雁驚心雙淚落,吳霜點鬢二毛新。
腐儒無用終羞死,只合歸耕壟上春。
野性由來愛水云,強將麋鹿著冠巾。
救時或用魯連子,談古空如司馬筠。
胡雁驚心雙淚落,吳霜點鬢二毛新。
腐儒無用終羞死,只合歸耕壟上春。
我生性就喜愛自然山水,卻勉強像麋鹿一樣戴上冠巾進入官場。拯救時局或許能用像魯連子那樣的人,我談論古今卻像司馬筠一樣沒有實際作用。聽到胡地大雁的叫聲讓我驚心,忍不住雙淚落下,吳地的寒霜染白了鬢發,新添了許多白發。我這樣的迂腐書生毫無用處,最終會羞愧而死,只適合回到田間耕種春日的土地。
野性:指不受拘束的天性。
水云:指山水自然。
強:勉強。
麋鹿:比喻山野之人。
冠巾:指代官服,這里指進入仕途。
魯連子:即魯仲連,戰國時齊國人,善于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卻不居功受賞。
司馬筠:南朝梁人,精通三禮,擅長談論古事,但在實際政務中作用不大。
胡雁:北方的大雁。
吳霜:吳地的霜,這里比喻白發。
二毛:指頭發黑白相間,即花白頭發。
腐儒:指迂腐的書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官場卻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對官場生活感到厭倦,渴望回歸自然。當時社會或許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境,而詩人自感無力改變,因此產生了這樣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官場的無奈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順時的普遍心態。
尋因途乃異,及舍趣猶并。苦極降歸樂,樂極苦還生。豈非輪轉愛,皆緣封著情。一知心相濁,樂染法流清。
漫游久抱扶胥夢,多病來登廣利宮。龍勢東迤溟渤遠,虎頭南去越裳通。擎天柱立煙光凈,浴日亭高海氣空。一笑江山如有意,波羅風雨住歸篷。
試取妝前玉匣開,光铓秋水迫人來。風塵可與兒夫佩,漫道兒夫得意回。
初捕金五千,再捕金一萬。金盡鬻妻孥,以為府君飯。
嘉運開駿招,輪帛四交馳。之子起自厲,為報當及時。杯酒指河梁,悢悢不能持。十載雖煢獨,與子不相離。仰見晨風鳥,矯吭鳴何悲。脩翼摩勁飆,一舉絕天池。豈不快所往,念此卑林棲。舒卷無違性,動靜各有宜。努力愛景光,千載以自期。
深翠羅裳紅玉臉,精神秋水共娟娟。西風長浦斜陽外,慣倚蘭舟詠采蓮。
松風遠,鶯燕靜幽坊。妝褪宮梅人倦繡,夢回春草日初長。瓷碗試新湯。笙歌斷,情與絮悠揚。石乳飛時離鳳怨,玉纖分處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遠公開社后,池廢已千年。見說金仙降,俄然涌白蓮。空香千葉散,妙相一花研。本自心無染,誰將半偈傳。
傳聞旌節下巴西,天目東南望不迷。彩鹢乘風飛水驛,襜帷帶雨慰春犁。停舟訪古過嚴瀨,按部探奇入會稽。卻憶梁園曾御李,幾回飛夢隔云霓。
軒豁前朝寺,凌空塔幾層。鳥飛驚夜鐸,魚躍見春燈。北斗還堪摘,南箕或可憑。老來無暇步,白發愧閑情。
碧紗微露纖摻玉。朱唇漸煖參差竹。越調變新聲。龍吟徹骨清。夜闌殘酒醒。惟覺霜袍冷,不見斂眉人。胭脂覓舊痕。
會稽文風世稱美,吾家詩句卻稀微。偶然檢得唐人語,門靜花開色照衣。
千里重來訪洞庭,湘靈山鬼記吾曾。風搖岳色魂俱渺,氣涌湖波夢亦蒸。屈子獨醒終顑頷,呂公三醉已飛升。憑欄無意耽憂樂,閒看天云又幾層。
傳得希夷九卦圖,歸來不復夢榮途。野塘竟日無人到,讀盡床頭種樹書。
客心流水與爭馳,寒壘疏星度峽時。未返王孫猶草色,初來戍卒是瓜期。去鄉秪覺蟬聲似,出塞方知馬脊危。辛苦下情何計達,早年曾誦《采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