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禪人出化盞橐乞頌
吃茶去語落諸方,聚首商量柄杷長。
相席是渠能打令,同塵輸爾解和光。
舌頭狤獠明無骨,鼻孔累垂暗有香。
盞橐成來圓此話,儂家受用恰平常。
吃茶去語落諸方,聚首商量柄杷長。
相席是渠能打令,同塵輸爾解和光。
舌頭狤獠明無骨,鼻孔累垂暗有香。
盞橐成來圓此話,儂家受用恰平常。
‘吃茶去’這句話流傳于各方,大家聚在一起討論長短。在禪席上他能巧妙行令,與人混同塵俗方面你更懂得隨和。他舌頭伶俐卻無骨(意指說話靈活但無實質),鼻孔垂累卻暗有香氣。盞橐做成后圓了這番話,我自己享用也覺得平常。
吃茶去語:禪宗著名公案,‘吃茶去’體現一種禪機。
柄杷長:這里指討論事情的長短。
打令:行酒令,這里指在禪席上展現機鋒。
同塵:指與塵俗混同,不立異。
和光:把光榮和塵濁同樣看待,不自我炫耀。
狤獠:古時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這里形容舌頭靈活。
盞橐:指化緣所得的器具。
此詩創作可能與當時禪宗盛行的背景有關。禪僧們常聚在一起探討禪機,以‘吃茶去’等公案來領悟佛法。禪人外出化緣獲得盞橐,詩人借此表達對禪修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圍繞禪修生活展開,主旨是傳達一種平淡自然的禪修態度。其特點是充滿禪意,用通俗的語言表達深刻的禪理。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禪宗文學的特色,展現了禪文化與詩歌的融合。
羌笛頻吹喚奈何,離情分付大江波。樓頭忍復看楊柳,山徑空思采薜蘿。鄉夢漸同秋葉少,客愁翻比暮云多。庾郎莫苦吟詞賦,心鐵難禁日夜磨。
匆匆轉徙到黎陽,多難何堪念萬方。足托危巢同紫燕,身逢浩劫又紅羊。驚聞鼙鼓思廉頗,輕棄燕云誤敬瑭。千里家山烽火隔,徘徊空向白云望。
斜日滄江岸,寒煙獨樹村。
空階余鳥跡,落日滿柴門。
心靜聞天籟,行吟惜蘚痕。
天涯知己隔,此意向誰論。
番檨花開又一年,
不寒不暖早春天。
開正復喜開春宴,
贏得詩狂更酒顛。
細柳拖煙,織就亂絲多少。怪擲處、金梭偏小。一枝飛繞。數聲啼了。澀新簧、薄寒猶峭。
嬌音斷續,短夢綠窗驚曉。弄春陰、翠翻紅笑。曲池人悄。落花風裊。又銜來、一番殘照。
衰葉疏林,霧中山色渾疑睡。野橋初見影橫斜,多少沖寒意。紅萼宜簪尚未。藐姑仙、低徊弄水。黃昏時候,羌笛聲聲,春愁吹起。
殘客天涯,玉簽還認花名字。一枝馳贈隴頭人,回首承平事。香雪西崦信美。路迢迢、東風刬地。鴟夷一舸,華表千年,重尋何計。
注矢寂不動,
澄潭晴轉烘。
下窺見魚樂,
恍若翔在空。
驚羽決凝碧,
傷鱗浮殷紅。
堪將指杯術,
授與太湖公。
檀心半吐圓如磬,別作孤山境。鴉黃本出漢宮人,直待涪翁句里一枝新。
斜吹滿樹寒香蹙,此后春應續。霜天依約縷金泥,可惜銜花么鳳不曾棲。
繡羅垂,花蠟換。問夜何其將半。
侵舄履,促杯盤。留歡不作難。
令隨鬮,歌應彈。舞按霓裳前段。
翻翠袖,怯春寒。玉闌風牡丹。
強潔猶來真有為,
好高安得是無心。
污亭妙旨君須會,
物我何爭事莫侵。
閬風吹下許飛瓊,
珠作根芽玉作英。
為問護花青鳥使,
種將紅藥為誰生。
軍功閣束萬人多
兵部門前雀可羅
悍將武夫心失盡
可知棄甲與投戈
禪房寂寂白云封,推出窗前客是龍。他日碧紗籠舊跡,毗盧應當寺門鐘。
月出秋江潮正平,扁舟行客醉初醒。君看一片蒲團地,容得枯髏幾送迎。
君不見圓者為圭方者璧,漫漫無際粘天白。旌旗卷凍龍蛇飛,列騎嘶寒猬毛磔。
又不見鐵衣戛戛裹層冰,冰絲萬縷須眉凝。荷殳永夜不敢寐,雪山有急三軍登。
吁嗟紫塞走封豕,圣人用兵不得已。憂勞不倦宵旰心,十萬貔貅皆赤子。
勉旃將士殲犬戎,投戈早晚奏膚功。歸而飲至朝陽宮,九州衣被春融融。
宿鳥定煙林,幽人還獨往。
云昏潭影見,潮靜秋空響。
芳酒引荷筒,高歌擊蘭槳。
不知涼露重,第愛香飆爽。
漁莊認火歸,苔磴緣云上。
萬象方沈冥,孤懷倍虛朗。
神清無凡夢,地寂多遠想。
何處識元音,風林入心賞。
萬馬千艘要路津,禪翁新畫兩朱輪。行春定得忘言對,金碧浮圖何姓人。
生天生地常為主,此事惟應作者知。康濟小民歸一臂,屈伸由我更由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