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通講師五偈 其四
一昨書來約見過,遲留行李未成那。
梨黃棗赤秋如許,發白眉龐老奈何。
相伴采薇云膩襪,不嫌伐木雨濡蓑。
對床默默香搖篆,霽月夜窗懸女蘿。
一昨書來約見過,遲留行李未成那。
梨黃棗赤秋如許,發白眉龐老奈何。
相伴采薇云膩襪,不嫌伐木雨濡蓑。
對床默默香搖篆,霽月夜窗懸女蘿。
前幾天你來信約我前去相見,我因行裝耽擱未能成行。如今梨子黃了、棗子紅了,秋天已然這般模樣,我頭發變白、眉毛稀疏,年老力衰又能如何。我愿與你相伴,在云霧繚繞中采薇,即便伐木時被雨打濕蓑衣也不在意。我們相對而坐默默無言,只有香篆的煙縷搖曳,雨停月出,女蘿懸掛在夜窗之上。
一昨:前些日子。
遲留:停留、耽擱。
成那:成奈何,即成行。
龐:雜亂。發白眉龐指頭發變白、眉毛稀疏,形容年老。
采薇: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以“采薇”比喻隱居不仕。
膩襪:形容云霧繚繞如沾濕襪子。
濡蓑:打濕蓑衣。
篆:香篆,一種盤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應是秋季,詩人收到友人通講師的邀約,但因行裝之事未能前往。詩人可能處于一種感慨時光流逝、向往閑適隱居生活的心境中,故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未能赴約、感慨年老以及向往隱居展開。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友情、隱居生活的追求。
十一月中北地寒,嶺南天氣始穿綿。椎牛打鼓劉三妹,枯木寒鴉趙大年。一陽復,六陽連。群陰剝盡性光圓。梅須柳眼含生意,畫入圖中九九圈。
記得繩床共被時,十年風雨苦難支。代供甘旨持籌窘,不耐嬉游秉性奇。累重憐予登第晚,家貧誤汝讀書遲。池塘舊夢空回首,落日荒原萬古悲。也曾潑墨學龍眠,神妙秋毫欲到巔。此日空留書畫稿,他生難定弟兄緣。每看弱女情頻慟,為念阿?淚又漣。如此聰明偏夭折,人間報應總茫然。愁來幾度廢吟詩,三載荊花損兩枝。折臂已如亡右手,傷心況未見男兒。名山孰繼中郎業,蒿里偏吹仲氏篪。泉下若逢爺有問,為言貧賤似前時。兼旬抱病臥方床,問藥求神大小忙。生自圖形貽弱媳,死猶忍淚戀高堂。情兼孝弟目難瞑,說到箕裘悲更長。一語告君須記取,友于世世莫相忘。
閒居誰似我,退跡理難過。要勢危身早,浮榮敗德多。雨催蟲出穴,寒逼鳥移窠。野徑無人剪,疏窗入薜蘿。
山僧不好古,改作任所欲。洞荒徑已迷,廊空響誰續。
銀櫳珠閣鎮相望,寂寂家臨大道旁。簾下鸚哥呼李益,花間仙犬吠劉郎。蛾眉出繭描新黛,象篦梳云學晚妝。記得酒闌人散后,夜深挾瑟上華堂。
滿樹輕明玉雪香,不容累月駐清芳。似聞天上憐花好,急敕丁神下取將。春風日夜曉清真,不惜天香染世塵。寄語山僧休盡掃,石間留取作氈茵。回首橫枝千萬條,可憐烘日欲冰消。誰知寂寞臨溪壑,卻解和羹薦廟朝。
自紹箕裘后,人推閬苑仙。早成知國器,內美是家傳。職系宮函左,經譚黼座邊。效勞時已久,圖報日彌堅。世際龍飛運,公當鳳至年。奉常初賜服,宗伯已隨肩。眷此銓衡地,還資舊學賢。品題才最美,論薦德為先。圣代分封遠,藩邦胤祚延。載勞持漢節,銜命向秦川。世子承恩后,王宮接燕前。山河陳帶礪,民物語旬宣。薄覽南山勝,旋揮北路鞭。故園當馬首,先隴拜牛眠。燈火論鄉俗,牲醪費俸錢。闕廷雖在邇,桑梓故難捐。二月鶯花動,群賢想望專。祇應天咫尺,長在寸心懸。
昔年陽明子,為我說九華。夜夜夢此山,令我胸嵯峨。九華同一根,是為大極門。得意何必登,神游九有全。兩君開兩堂,二侯為贊襄。下上如生平,千載同徜徉。堂在化城外,九華于茲會。甘泉出堂前,堂勝益可愛。諸賢若愛泉,人人有真源。自酌乃自得,且勿信吾言。
少年學擊刺,妙伎過曲城。英風截云霓,超世發奇聲。揮劍臨沙漠,飲馬九野坰。旗幟何翩翩,但聞金鼓鳴。軍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念我平常時,悔恨從此生。
往日趨行在,忠貞有我兄。六龍隨扈從,雙鳳獨功名。淚灑蘭倉水,心懸緬甸城。家中憑第五,水菽苦經營。吾宗荊子姓,人重楚王孫。與弟成嘉遁,惟兄在白園。情將同被篤,道以采薇尊。今日人琴喪,悲酸不可言。嗟汝年雖少,英姿已絕倫。士龍真俊弟,仲武始成人。膂力難為用,才華易致貧。紫荊凋一干,痛絕是天親。奔墓君無及,招魂爾不歸。池塘誰入夢,花萼舊相輝。一女生彌月,三兄淚滿衣。不知朝與暮,何以慰慈幃。未有遺孤在,彌令寡婦悲。慈烏啼欲絕,孝竹槁多時。康樂詩頻獻,離騷學不遲。靈床盡一慟,泉下可能知。
去年連騎出天波,共愛晴旸景氣和。又喜游從經歲月,西城宮樹綠嵯峨。
上方樓閣隱煙霏,風遞鐘聲出翠微。隔水冷霞紅不散,殘光斜照兩人歸。
睆簀綿疴革,中楹奠夢還。蕝儀猶在野,書副即藏山。友酹生芻潔,君恩刻印頒。一朝交臂失,寧復易睎顏。
名王表達維藩禮,賓使恩勤奉教時。鳳管暫停秦女曲,龍旂遙睹漢官儀。秋楓旅夢回青瑣,春草鄉情動玉池。歸到定知承睿問,雪園梅殿有佳期。
賣卻嬌兒換豆歸,豈知種豆盡為萁。空令骨肉東西散,不得杯羹療母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