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禪人出丐求頌
劫壺浩浩洗魔緣,妙處真觀自見前。
的的未萌明賓際,靈靈無得入深禪。
風摶海運鯤將蛻,月皎沙寒鷺不眠。
觸事投諧能轉變,何妨大浪駕空船。
劫壺浩浩洗魔緣,妙處真觀自見前。
的的未萌明賓際,靈靈無得入深禪。
風摶海運鯤將蛻,月皎沙寒鷺不眠。
觸事投諧能轉變,何妨大浪駕空船。
用如浩蕩劫壺之法洗滌魔緣,在妙處自然能真切觀照到眼前之境。清清楚楚在事物未萌生時明辨主客邊際,空靈無所得地深入禪境。如同鯤鵬借風海運即將蛻變,又似明月皎潔沙灘寒冷白鷺難眠。遇到事情能投緣契合并加以轉變,何妨在大浪中駕馭著空船前行。
劫壺:可能指具有超凡法力、能洗滌劫難的器具。
魔緣:與魔相關的因緣,指塵世的煩惱、業障等。
的的:形容清楚、明白。
賓際:主客的界限。
靈靈:形容空靈、靈動的狀態。
風摶海運:出自《莊子·逍遙游》,指大鵬憑借風力在海運時飛行,這里借指事物的變化發展。
鯤將蛻:鯤是傳說中巨大的魚,這里指鯤即將變化。
觸事投諧:遇到事情能投緣契合。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的佛教禪學氛圍有關。在佛教發展過程中,禪學盛行,許多文人、僧人熱衷于探討禪理、修行禪法。詩人可能是為了鼓勵妙禪人外出化緣修行,以詩的形式表達對禪修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妙禪人能在修行中有所收獲,深入禪境。
這首詩主旨圍繞禪修展開,鼓勵修行者擺脫魔緣,深入禪境。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來闡述禪理,使抽象的禪學思想變得形象易懂。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當時禪詩的創作風格,對于研究宋代禪文化和詩歌創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慷慨徵君鬢已斑,談仙虛擬駐春顏。大名不籍諸生起,兩疏真輕一死還。未分此身非馬革,曾提雙劍出燕關。如今垂翅無侯骨,自戴黃冠老一山。
我本賤貧者,棲棲在蓬茨。蓬茨何所樂,吾心自孳孳。人言青山巔,玉髓閟在斯。服食仙立成,深慚稟凡姿。何如任其性,雋味古文辭。仰止曲肱叟,舍此吾誰師。
滿園春色浴朝霞,紅紫芳菲綠更奢。湖水粼粼頻弄影,柳枝裊裊欲催芽。兒童蹦去窺林鳥,蝴蝶飛來數岸花。吟到巖亭清雅處,還依泉竅試新茶。湖山如繡值新晴,冶翠妖紅動逸情。蜂陣吟花叢尚濕,魚群畫水浪無聲。蘚苔有足亭前過,巖石無泥草自生。欲覓頌春新韻句,頻將俗意再三更。巖廊經雨氣氤氳,閑步登山向所欣。日射芳林篩碎影,蟻收香粒走連群。斜枝無意遮碑字,危岫有情依霽云。翻嶺欲觀新景象,一犁水足賞春耘。老榕映水碧波清,繞郡青山入眼橫。竹葉迎風何快意,花枝掛露滿柔情。仰瞻崖壁吟碑刻,小憩亭臺聽鳥鳴。且趁春光娛笑眼,無教輕負老書生。春事闌珊意若何,系春無計怨纖蘿。飄紅墜粉花容減,催綠籠煙柳色多。四序輪回難久駐,一生得失付長歌。心寬處處有佳境,清暢渾然氣自和。
風雨越江邊,陲亭對夜眠。鄉心孤島迥,客夢一燈懸。論舊懷他日,論詩記往年。離魂將別夢,幾度到臨川。
南風催送東風去,錦繡離披萬花樹。眼前富貴竟成塵,喜有葵榴供逸趣。我愛丹心向太陽,肯隨桃李爭芬芳。更喜朱英噴真火,累累成實包天漿。飛蠅不到宮庭肅,隱幾相看樂幽獨。窗前一雨洗深紅,更露本來真面目。藩維事簡守真一,鼓罷虞琴玩湘帙。興來詠物適閒情,一笑優游且消日。
風吹平江起長瀾,野客坐嘯酒在顏。興來就上南山觀。固應散發游更好,何用美質加弊冠。
木落秋高古洞寒,夢欹孤枕倚樓看。夜深月出天如洗,疑有飛仙掠皓翰。
求藥始皇帝,橫槊魏曹公。人間換了無數,萬歲只匆匆。燕塞湖邊晴雪,山海關頭明月,姜女廟前松。歷歷貫今古,今古幾英雄。醉丹霞,觀滄海,浪排空。不羈地曠天遠,思我到無窮。寰宇風流云散,寂寞遨游河漢,何以蕩心胸。沐浴流星雨,擁抱太陽風。
英英馬文學,年方三十馀。秩然瑚璉器,文采玉不如。昔也未加冠,今焉頗有須。獻藝上春官,司教閩粵墟。翱翔南溟下,播弄明月珠。鴻濤際大海,渺在天一隅。文光射南斗,樂育君子儒。愿憑青鳥使,寄我空中書。
愛汝今山簡,為邦復水鄉。幽懷寄魚鳥,儉德續羔羊。憑幾煙霞潤,搴帷蘭杜香。誰知詞客興,不下大夫堂。
君是石渠東觀人,小邦聊見宰官身。山僧似不孤題品,眾角叢中有一麟。
水曹風味似冰清,園菊開時許品評。書到嚴家呈餓相,詩依窮塞得狂名。細磨菱角防生刺,滑煮莼絲配作羹。雀斗遺翎階下拾,頻年禾稼欠收成。
戲蝶游蜂上下,深黃淺綠扶疏。此老胸懷磊落,如何也注蟲魚。
神欲出,便收來。神返心中氣自回。換丹元,朝玉臺。時運水,日搬柴。寸田一點是根荄。這交梨,常種栽。放下著,須彌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沒絲毫,相阻攔。休儱侗,莫顢頇。含元殿上問長安。欲歸家,行路難。
群木搴蘿薜,泠然幽徑通。一亭偏傍水,四面總宜風。地與市朝遠,心將魚鳥同。避人焚草處,已作灌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