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守風作 其十二
片帆旬日駐,未赴石人期。鸞鶴那知義,龍蛇自有時。霜驚寒氣早,雨愛暮聲遲。漁釣難為食,王孫且莫悲。
片帆旬日駐,未赴石人期。鸞鶴那知義,龍蛇自有時。霜驚寒氣早,雨愛暮聲遲。漁釣難為食,王孫且莫悲。
甲午之冬,一笑分袂。交游累千,名字難記。
公雖它鄉,常在眼底。公今隔世,猶見夢寐。
念昔與公,情同昆弟。老離閩山,再飲吳水。
三十年間,死盡流輩。顧瞻浮圖,洪木翳翳。
叢林凋疎,變習日異。愿起公死,為砭為劑。
為師為承,為祥為瑞。千載追難,百年滿易。
意長景促,人往物是。春寒野陰,感慨歔欷。
獅子吼,無畏說。
空處挨,緊處捻。
彼上人,縮卻舌。
不二門,都敗闕。
五髻童真七佛師,卻證烏龜成白鱉。
水陸盡經過,地暄晴更和。
鳥聲臨水近,人影向橋多。
細雪傾殘橘,輕冰脆立荷。
少為鹽米計,聽徹竹枝歌。
庭下同栽兩樹梅,一株搖落一株開。
無緣春色相虧曲,有分晴光亦往來。
雪打枯枝愁漢驛,雨翻雕萼夢荊臺。
綺窗不斷橫斜影,猶有東風管碧苔。
對港近村俱有路,扁舟倍覺往來頻。
入秋破褐惟存線,盡日收錢不滿緡。
遠岸冷沙銜墜葉,淺灘寒水臥枯蘋。
未知行役何時斷,縱使更深亦喚人。
瞬息沿流七里遙,感時回纜木蘭橈。
高臺未變陵兼谷,故國頻更市與朝。
風散亂云通去驛,雨消殘雪助歸潮。
漁翁近亦無前輩,一個青銅不肯饒。
九十日安居,二千年圣制。
念念三世十方,步步十方三世。
何如閙市里保壽面目全露,肉案頭盤山自心密契。
使府近有指揮,不許攀條援例。
藥逕入云林,晚晴扶杖吟。
照泥星復雨,經朔月猶陰。
樹折憐巢覆,泉清見葉沈。
愛閑自如此,不是學灰心。
高厚同源,萬殊一體。
卓爾何來,湛然非止。
覽蜀天云,挹龍淵水。
際會如斯,孰窮所以。
正知知之,不出乎是。
大巫舞袍奉酒尊,小巫湔裙進盤彘。
野風吹樹龍馬歸,瓦爐柏根香滿地。
白衣老須撚向前,叉手大膽不敢言。
去年田家五分熟,更饒三分百事足。
大繭千棚絲滿窠,栗犢兩握角出肉。
土臺澆酒再拜辭,紙錢灰撲遶木枝。
神語順從杯教吉,鼓笛薨薨打三日。
道遠乎哉,觸事而真。
圣遠乎哉,體之即神。
百丈遭喝,三日耳聾。
水潦被踏,起來大笑。
何似一指頭禪,一生受用不盡。
每慨人無善后圖,蕩然家檢亦何疎。
眼前漫不知由己,身后誰能管得渠。
喜見雙溪今軌范,更綿一脈古詩書。
了知斯聚更斯義,散及宗枝廣義居。
高閣巍峨接水濱,興亡才問便傷神。
鳴鸞東閣知何處,跨鶴西山別有人。
柳映落霞江渚暮,草鋪斜日野田春。
群鷗亦厭多悲感,偏與忘機客最親。
昔年此路達王畿,荒燒畬煙事已非。
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隨江漢自東歸。
凄涼坂路征車遠,寂寞郵亭候火稀。
遙想思鄉怨岐路,杜鵑花發鷓鴣飛。
繒甲如荼護此臺,玉顏憔悴錦帆來。
一蹊香草無蜂過,千里空葭有雁回。
響屧蘚埋丹鳳跡,縷衣花變粉蛾灰。
誰知子夜歌殘日,樹滿西山似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