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竹署中憶薛德茂侍御二首有引 其一
法署今如昨,題詩墨尚鮮。萬山曾歷涉,一別已長捐。激濁多違愿,修文或有權。不堪聞笛意,霜露轉凄然。
法署今如昨,題詩墨尚鮮。萬山曾歷涉,一別已長捐。激濁多違愿,修文或有權。不堪聞笛意,霜露轉凄然。
清秋分袂重躊躇,客里那堪更索居。
薊北風塵嗟對酒,江南鴻雁已傳書。
片云孤月三山外,衰草寒原六代馀。
到日休文應吊古,閒成八詠意何如。
忽驚平地一聲雷,
爍爍驕陽氣欲回。
安得霶?片時雨,
臨清臺是望云臺。
枯木突兀,
傲睨萬物。
頂門上眼,
正法中骨。
蹇驢沙路步如登,鄧老莊前記我曾。
半掩柴扉數株柳,野云古寺一沽僧。
我其方玄英,君可劉賓客。年皆七旬近,相對詩眼碧。
向來每過從,劇談動至夕。久別坐何事,蓬蒿翳荒宅。
歸舟落孤帆,曾未踰信昔。空庭遲汛除,野徑缺鋤辟。
便能致果饌,共此片時適。萍氏寬征譏,章甫復力役。
尚可卜孟鄰,未至削孔跡。飄芳漸紛紛,晴巘正歷歷。
此酒不快飲,憂抱何由釋。但愿長窮健,縱無馬可策。
徒步頃刻間,亦足奉良覿。
惠風扇微和,天宇亦澄霽。
欣欣草木榮,歷歷江山麗。
開渠泉脈動,入澗水聲細。
交交飛桑扈,角角聞雊雉。
閑居讀古書,俛仰唐虞際。
圣賢吾所師,其人惜已逝。
君子居高位,小人在草野。
借問古來人,誰為百歲者。
為樂當及時,芳春足游冶。
一生真大夢,萬事盡虛假。
憂來對明鏡,清淚數行灑。
獨有七弦琴,情性可陶寫。
淩晨出云頂,乃在北斗峰。
北斗一片石,而多合抱松。
昨雪洗又翠,客來起清風。
徙倚展望眼,濛濛一氣中。
陰霽各有態,畢竟日易窮。
毛女已仙去,誰能測遺蹤。
石洞謁金帝,峰半聞此鐘。
瑯瑯滿山谷,此閒聲不宏。
石徑滑難下,雨花飄來濃。
道士贈一杖,夭矯如蒼龍。
投之水檐谷,看爾飛遙空。
充棟書成自不刊,頻年握槧暑兼寒。
魯魚舛后多釐正,秦火焚來盡補殘。
畫舫兩湖明月共,籃輿十里好山看。
感施馀論沾荒帙,白葦黃茅足改觀。
妙喜老人骨應槁,明月堂空跡如掃。
叢林耆舊半消磨,砥柱頹波馀此老。
五峰深處開道場,道價重于連城寶。
我蓋知名二十年,長恨識師之不早。
朅來陵陽第二峰,一笑相從即傾倒。
午窗對坐語笑清,夜榻歸來魂夢好。
大顛理勢恐是渠,澄觀公才何足道。
青衫我亦行作吏,未盡俗緣多病惱。
相期巢父早掉頭,共住山中拾瑤草。
神武門前早掛冠,爭如先巳臥江干。
竹窗酒醉春風暖,梅屋詩成夜月寒。
塵榻久緣徐稚設,瑤琴長為子期彈。
庸才欲結群英會,猶恐山樊雜蕙蘭。
考槃甘許留泉石,制錦何須問織縑。
滿院啼鶯驚著椀,一庭飛絮怕鉤簾。
玉堂風月心無慕,茅舍煙霞志自厭。
穆地故人何處是,雙峰云樹幾回瞻。
誰抹泥金上絳綃,
要將花蕊斗春嬌。
黨家帳里清歌歇,
一點馀香尚未消。
長安五千里,春夢遠于天。
恍入西窗坐,追隨幾席前。
三生聯密諦,百韻餞離筵。
光采難終悶,摩挲寶劍篇。
草徑別通村墅,柴門祇對河塍。
老婦自安雞柵,小兒解守魚罾。
長日開閒境,
春風美鼻雷。
黃紬依舊暖,
牙鼓莫相催。
霜下石橋滑,
蛩吟茅店清。
夢回殘月在,
錯認是天明。